双侧跟骨-舟状骨联合

临床病例 03.09.2007
Scan Image
部位: 肌肉骨骼系统
类型: 临床病例
病人: 10岁,女性
作者: Gupta S, Tripathi S, Day N, Gadde S, Vasireddy N.
icon
详情
icon
AI报告

临床病史

一名年轻女性出现双足和踝关节的逐渐发作性疼痛,并在过去多次出现踝关节扭伤。

影像学表现

一名10岁女性患者,主诉双足在过去2个月内逐渐出现并加重的疼痛。她在过去几个月中多次发生踝关节扭伤。双足疼痛在活动时最为严重,休息时可缓解。检查发现双足前外侧部位有压痛。为双侧踝关节拍摄了正位、侧位、内侧斜位X线片并进行了CT扫描。

病情讨论

跟骨舟骨联合(也称为跟骨舟骨桥)是跟骨与舟状骨之间的一种连接。该桥可能由骨质、软骨、纤维组织或它们的组合构成。普通人群中跗骨联合的总体发生率尚不明确,大多数研究报告其发生率低于1%,但在澳大利亚对尸体足的研究中,该发生率可达8.8%(5)。在所有的跗骨联合中,跟骨舟骨联合最为常见,其次是距跟骨联合。文献中尚未发现双侧跗骨联合的确切发生率,然而在美国纽约的一项研究报道,多个联合的真实发生率约为0.03%(4)。其病因尚不明确,但似乎是由于胎儿间叶组织的分化和分割失败所致。临床表现通常出现在8-12岁。大多数患者在联合开始骨化时出现症状。跗骨联合的临床症状往往在一系列扭伤或其他轻微足部损伤后出现。疼痛通常为逐渐加重,并在持续活动后最为明显。体格检查通常可在足部前外侧触及压痛,可能伴有平足和后足外翻。跟骨舟骨联合在内侧斜位(即足相对于X线胶片倾斜约45度)上最易观察到。在此视位中,骨性联合表现为跟骨前部突起的上内侧与舟状骨的下外侧彼此相连,形成连续的一块骨结构。在较常见的纤维性或软骨性联合中,两块骨看起来似乎仍保持关节相连。侧位片可见“食蚁兽征”,即跟骨前突向上延长和增大,尖端钝圆,类似食蚁兽的口鼻部。CT和MRI目前被推荐用于确诊跗骨联合。治疗初期以对症处理为主,包括止痛、鞋具调整和活动量改变。如保守治疗失败,则可考虑手术切除联合部。

鉴别诊断列表

双侧跟舟关节联合

最终诊断

双侧跟舟骨联合

证书

对不起,您没有提供需要翻译的任何英文内容。

图像分析

图1

icon
图 1

图 2

icon
图2

图3

icon
图3

图4

icon
图4

图5

icon
图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