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报告了一名46岁男性从梯子上坠落,导致左踝双踝骨折并伴有Tillaux骨折。
一名49岁男性从约10英尺高处坠落后来到急诊科。他的左踝发生外展和外旋伤,出现开放性骨折。开放性创口用生理盐水和碘伏冲洗,并开始静脉注射抗生素。
踝关节的平片显示其存在双踝骨折以及Tillaux骨折。他被转诊至骨科并接受了踝关节的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Tillaux骨折采用一枚部分螺纹的空心螺钉进行固定。术后6个月随访时,他无疼痛,可完全负重行走,踝关节活动范围良好。复查X线片显示骨折愈合良好,内固定位置令人满意。
胫骨远端和腓骨由四条韧带稳定:前、后胫腓韧带,横行胫腓韧带和骨间膜。Tillaux骨折是一个命名,用于描述由于强大的胫腓韧带导致胫骨前外侧骺撕脱。这通常发生在外旋损伤中,常见于青少年而在成人较为罕见。
Paul Jules Tillaux于1892年在对尸体进行实验后首次描述了这种撕脱骨折。随后Chaput描述了胫骨后外侧的类似损伤(撕脱后胫腓韧带),后来被称为Tillaux-Chaput损伤。
胫骨远端骺板大约在6-10个月时出现,整个胫骨远端在14-15岁时完全骨化。它在大约18岁时与干骺端融合。Kleiger和Mankin的研究显示,胫骨远端骺板的融合先从骺板的中间三分之一开始,然后是内侧,最后是外侧部分。
Tillaux骨折发生在骺板内侧部分已愈合但外侧部分尚未闭合时。在儿童中,由于韧带比生长板更强韧,所以在足相对于小腿的外旋损伤时,强大的前胫腓韧带会撕脱胫骨前外侧骺骨片。
在成人,由于骺板已经完全闭合,骨骼比韧带更坚固,骨骼会发生结构破坏而不是将胫骨碎片从附着处撕脱,导致被称为Tillaux损伤的韧带损伤。然而在极少数情况下,会发生胫骨远端结节从胫骨远端前外侧撕脱,从而出现Tillaux骨折。
儿童通常在低能量创伤后出现踝部疼痛,无法负重,并且踝关节前部尤其压痛明显。而在成人,则通常是高能量创伤,并且常合并其他骨折。
踝关节的前后位(AP)、侧位和斜位X线平片有助于诊断该骨折。如果撕脱的骨片无移位,斜位片尤其有帮助。计算机断层扫描在评估骨折碎片的移位方面更为准确。
急性处理包括抬高、冰敷和休息。大多数此类骨折无移位,可采用非手术治疗,包括石膏固定于小腿以下并在六周内禁止负重。如果骨折碎片移位超过2mm,则需要手术干预,包括切开复位和内固定,随后在石膏中固定六周。
该骨折的并发症包括不愈合、畸形愈合、退行性关节炎、内翻畸形以及骨折片的缺血性坏死。长期研究显示,对于无移位骨折采用石膏治疗或对于移位骨折进行手术治疗后,都能得到较好的预后,发生关节炎的几率较低。
成人踝关节Tillaux骨折
没有可翻译的英文内容
根据提供的影像(包括术前和术后X线片)及患者的临床病史可见:
1. 左侧踝关节区内外踝均出现骨折线,提示双踝(bi-malleolar)骨折。
2. 在胫骨远端前外侧可见小的撕脱骨折片,与前下胫腓韧带附着部位相关,符合Tillaux骨折表现。
3. 术后影像显示胫骨远端与腓骨远端均已行内固定术,见钢板及螺钉固定,骨折端对位及对线较为满意。
4. 软组织肿胀存在,提示急性创伤后的软组织损伤。
以上三项为主要的影像学与临床相关性诊断考虑。
综合患者年龄(46岁)、外伤机制(高处坠落)、影像学所见以及手术情况,最可能的诊断为:
治疗策略:
1. 手术治疗:如本例中所示,已行开放复位内固定(ORIF),利用钢板及螺钉固定双踝及存在的Tillaux撕脱骨折块。
2. 术后固定与管理:在手术固定后,通常需要石膏或支具制动6周左右,以促进骨折愈合并防止再损伤。
3. 后续评估与康复:定期复查X线,以判断骨折愈合的情况,并根据愈合进程调整康复方案。
康复/运动处方建议(FITT-VP 原则):
1. 早期(术后 0-2 周):
2. 中期(术后 2-6 周):
3. 后期(术后6 周以后):
需要注意:若患者骨质较脆弱或伴有其他系统疾病,应谨慎开展力量训练并密切观察,保证安全。
本报告仅基于所提供之影像和简要病史进行参考性分析,不可替代线下的面对面诊断与专业医师的意见。患者应定期复查并在专业骨科医师及康复治疗师指导下进行进一步诊疗与康复。
成人踝关节Tillaux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