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发性脊柱结核

临床病例 18.02.2009
Scan Image
部位: 肌肉骨骼系统
类型: 临床病例
病人: 21岁,男性
作者: Basekim CC, Öztürk E, Mutlu H, Sildiroglu O, Kizilkaya E.
icon
详情
icon
AI报告

临床病史

一名21岁的男性因双下肢无力和下腰痛入院。影像学检查显示多灶性椎体病变,并发现椎旁和硬膜外脓肿。

影像学表现

患者因双侧下肢无力和腰背痛入院。普通X线片显示第8胸椎前部被破坏,并且第7-8胸椎间盘和第8-9胸椎间盘间隙变窄,同时相邻的终板受侵(未显示)。在1.5T的磁共振成像(MRI)检查中可见第7、8、9、12胸椎以及第3腰椎受累。第7和第8胸椎出现破坏,并伴有第7-8胸椎间盘及第8-9胸椎间盘的塌陷。相同水平还检测到椎旁和硬膜外脓肿。由于膨大的硬膜外脓肿,脊髓受到向后压迫。增强后图像显示硬膜外病灶呈均匀强烈强化,椎旁病灶呈不均匀强烈强化,受累椎体也表现出强化。通过在CT引导下行细针穿刺活检证实了诊断。

病情讨论

结核病可以累及身体的任何器官或系统。虽然肺结核是最常见的表现形式,但肺外结核同样是一个重要的临床问题。骨与关节结核是肺外结核的第三大常见累及部位。脊柱结核是骨与关节结核中最常见的形式,占所有病例的50%。它是由原发肺结核经血行播散而来。大多数患者在确诊时都不满三十岁。由于椎管外硬膜下脓肿压迫脊髓,神经症状常见,甚至在出现驼背畸形之前就会出现。下胸椎和腰椎是脊柱结核的常见部位,其次是中胸椎和颈椎。有文献报道,L1椎体是最常被波及的节段。一般情况下,两个相邻椎体会同时受累,但也可能有多个椎体受累,罕见出现跳跃性病灶。椎体前部软骨下区通常是最先累及的部位。椎体会变软,在晚期可能出现明显塌陷或前方楔形变导致的驼背畸形。感染过程会波及其他椎体,相对较少累及椎间盘,同时可沿前后纵韧带下方或周围扩散。结核在韧带下扩散所造成的椎体前缘不规则,可与淋巴瘤相似。此外,感染也可经椎旁静脉丛扩散,或穿透软骨终板侵犯邻近椎间盘。椎体-椎间盘病变是最常见的影像学表现。普通X线片上,典型的脊柱结核放射学改变包括椎体破坏和椎间隙变窄。然而,真菌感染或肿瘤转移也可能出现相似表现,而椎间盘受累则提示结核或化脓性感染。此外,在脊柱旁出现无定形的钙化并伴有大块病灶,可能是由于脊柱结核所致的椎旁脓肿形成。在临床上已经明确,非结核性脓肿很少发生钙化。然而,在某些病例中,普通X线片可能无法显示病变。这种情况下,MRI是诊断脊柱结核的有用影像学方法,其对骨质在早期发生改变和病变向脊髓延伸的显示具有高敏感度。虽然MRI无法识别软组织钙化(这一点几乎对结核具有确诊意义),但它在诊断和随访治疗中仍非常重要。T1加权像中,受累椎体和椎间盘信号减低,而在T2加权像中则呈高信号。此外,借助不同的脉冲序列,MRI可以更好地区分常见于脊柱结核的椎旁或硬膜外脓肿与邻近结构。通过在多平面成像中对病变进行定性和定位,MRI可以清晰地显示病变特征和范围。由于脊柱结核可能与多种疾病造成的脊柱累及相似,应提高警惕,避免误诊或延误治疗。

鉴别诊断列表

多灶性脊柱结核

最终诊断

多灶性脊柱结核

证书

没有可翻译的英文内容。

图像分析

矢状位 T1 加权图像

icon
矢状位 T1 加权图像
icon
矢状位 T1 加权图像

增强后矢状位 T1 加权图像

icon
对比增强后矢状位T1加权图像

对比增强后轴向 T1 加权图像

icon
对比增强后轴位 T1 加权图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