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52岁男性的病例,他在一次骑车事故中摔倒时右臂伸直支撑地面。
一名52岁男性在用右臂支撑摔倒后5天,被转诊进行右肩MRI检查。他报告称,当他在上坡骑行时,链条突然卡住并使自行车后轮停止转动,导致他从车座上摔下。急诊室对肩部进行的常规双平面X线检查据称显示了肩锁关节分离,以及仅有轻微的“琴键征”畸形,未见骨折征象。最初进行了保守的门诊肩锁关节脱位治疗,但患者出现剧烈疼痛和活动受限,对止痛治疗无明显疗效。骨科医生为排除进一步损伤并决定是否需要手术固定而开具了MRI检查。 检查在一台多通道1.5 T全身扫描仪(Signa Hdx, GE Healthcare, Milwaukee, WI, USA)上进行,使用四通道相控阵肩关节线圈。采用的标准肩关节扫描方案包括冠状并行位T1 SE和T2 FSE脂肪抑制序列、矢状并行位T2 FSE以及横断位T2* GRE二维成像(图1~4)。MRI显示肩锁(AC)韧带和喙锁(CC)韧带完全断裂,并发现三角肌和斜方肌肌纤维在锁骨附着处的附加损伤。根据这些发现,损伤被重新分级为Rockwood V,随后进行了内固定治疗。
肩锁关节(AC)损伤占肩部损伤的10%以上。对于年轻人而言,跌倒时伸臂着地,除骨折之外,比起肩袖或肩盂肱关节病变更易导致肩锁关节受损。肩锁关节半脱位和脱位传统上通过病史、体检以及常规放射学检查(包括内收-牵拉或负重位检查——本例中并未进行后者)来进行评估。然而,在许多肩锁关节损伤病例中,由于代偿机制,传统方法并不能充分显示损伤的全部程度。 磁共振成像可提供精细的软组织、骨性及韧带结构对比,不仅局限于肩关节,也包括整个肩带,具体取决于线圈阵列的覆盖范围和所使用的视野。由Allman和Tossy最初提出、后经Rockwood修订的肩锁关节损伤分型系统,能够明确损伤程度并帮助制订治疗方案。一般而言,Rockwood I型和II型(喙锁韧带完整或部分撕裂)的肩锁关节损伤可通过短期固定、镇痛和后续的物理治疗进行保守管理。而对于锁骨后方或下方脱位(Rockwood IV型和VI型),或伴有三角肌与斜方肌肌肉止点损伤(V型)的病例,几乎总是需要手术干预。 Rockwood III型损伤是指肩锁关节韧带和喙锁韧带完全断裂,但无伴随的肌肉损伤且锁骨仅中度向上移位,一直处于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的争议边缘。然而,至少有一项大型系统性综述显示,就整体患者满意度和临床效果而言,目前并没有确切证据支持对III级肩锁关节脱位进行手术治疗。然而,在对德国创伤科的调查中,84%的医院仍会对III型肩锁关节损伤进行手术,尤其是在运动员或需长期举头工作的患者中。 尽管目前尚无大规模研究证实,但有人推测,相较于传统放射学检查,MRI可能在显示肩锁关节损伤范围方面更加准确,因为MRI可以在Rockwood I-III型中发现不伴脱位的不完全肩锁关节或喙锁韧带损伤,并能显示V型中肌肉损伤情况。锁骨后方或下方脱位在X线或CT上同样可以得到充分的显示。
肩锁关节脱位 Rockwood Ⅴ型
(无英文内容可供翻译)
根据所提供的肩关节MRI图像及患者外伤史,可见右肩关节肩锁关节(AC关节)区局部软组织信号异常,提示关节囊及韧带结构可能存在不同程度损伤。具体表现包括:
结合患者摔伤史和影像学表现,主要考虑以下诊断:
综合患者外伤机制、MRI表现及相关临床症状(如肩部疼痛、肩锁关节隆起、活动受限等),最可能的诊断为:肩锁关节(AC关节)损伤,可能为Rockwood II或III级,即肩锁韧带与喙锁韧带部分或全部撕裂,且关节存在一定程度的错位或上方移位。
若需进一步明确韧带的撕裂程度和移位程度,可结合专科体格检查、X线应力位摄影(如提重或负重位)或CT进一步评估。
康复应在疼痛和肿胀可控的前提下,循序渐进地恢复关节活动度和肌力。可考虑以下方案(FITT-VP 原则):
在此过程中,应密切关注肩锁关节的稳定性和疼痛反应,必要时可调整运动强度或暂停训练,并在康复专家或专科医生指导下进行。
本报告为基于现有影像资料和病史信息所作的参考性分析,不能替代患者的线下面诊及专业医生意见。若有进一步疑虑,应及时咨询骨科或运动医学专科医生。
肩锁关节脱位 Rockwood Ⅴ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