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麦地那龙线虫感染病例

临床病例 25.02.2010
Scan Image
部位: 肌肉骨骼系统
类型: 临床病例
病人: 30岁,男性
作者: Micallef K, Cortis KMedical Imaging Department, Mater Dei Hospital, Malta.
icon
详情
icon
AI报告

临床病史

在一名苏丹患者因右膝外伤就诊时意外发现陈旧的 Dracunculus medinensis 感染。

影像学表现

一名30岁的苏丹移民在建筑工地工作时受伤后,因右膝疼痛前往急诊科就诊。检查右膝时发现有几处擦伤以及轻度关节积液。

对右膝关节进行了前后位(AP)和侧位的X线检查。结果显示在关节周围的软组织内存在多处钙化病灶,既有卵圆形的营养不良性钙化,也有更为复杂的“锁子甲”样钙化病灶(图1a, b)。胸部后前位(PA)片显示在右侧胸部外侧软组织中有一个呈蛇形的钙化病灶(图2)。未发现任何外伤迹象。

这种典型的影像表现,加上患者的背景,提示诊断为陈旧性的麦地那龙线虫(Dracunculus medinensis)感染,与患者目前的主诉并无关联。

病情讨论

Dracunculus medinesis(几内亚虫)是一种线虫,可引起丝虫病(dracunculiasis)。

丝虫病是一种寄生虫感染,流行于尼罗河流域、中非和西非、印度、伊朗以及阿拉伯半岛的其他地区。

该病通过饮用受污染的水传播。几内亚虫幼虫在人体内成熟并在一年内向皮肤表面迁移,在此期间宿主通常无症状。当虫体到达皮肤表面后,雌虫死亡并在乳白色液体中释放数百万幼虫。宿主的免疫系统会识别这些幼虫,从而产生强烈的过敏反应和极度不适。此反应会导致疼痛性水疱的形成,水疱破裂后形成溃疡,使虫体前端暴露。如果将受影响的部位(通常是足或腿)浸入水中冷却,含有幼虫的乳白色液体会排出并污染水源,从而再次启动传播周期。

丝虫病的诊断通常通过观察皮肤水疱中的虫头,以及皮下组织中似线状索带的虫体来确立。通常可见中度至偶尔明显的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当虫体尚存活时,它在影像中表现为透亮。然而,虫体死亡后,可能出现多种形式的钙化。在典型的下肢部位,雌虫常表现为细长、线状、蜿蜒或弧形的钙化,可延伸到近1米。在身体其他部位,如胸部、盆腔和阴囊,死亡的虫体常在这些部位的软组织中形成缠绕、盘旋并交错的“锁子甲”状钙化。如果坏死虫体周围的反应十分严重,伴随纤维化或肌炎,可出现广泛的营养不良性钙化,形成圆形或椭圆形、无定形的钙质密度,界限清晰,但其中盘绕虫体的环节难以或无法辨认。在大多数患者中,这种无定形钙化常与身体其他部位更典型的线状、蜿蜒、缠绕或“锁子甲”状钙化同时存在。

当几内亚虫在邻近关节(如膝或踝)处死亡时,死虫周围的严重炎症可导致关节积液和继发细菌感染,从而引起急性化脓性关节炎。数年后拍摄的放射学影像可能会在受损或强直的关节附近发现钙化虫体碎片。

上述钙化形式可能会导致诊断困难。无定形的营养不良性钙化在与胸壁重叠时,可能被误认为肺部肉芽肿,或被误认为淋巴结内的钙化。有时可在腹部或盆腔影像中,于膀胱附近看到钙化的虫体,可能被误以为是盆腔血管、输精管或膀胱的钙化。然而,其平滑的轮廓以及在机体其他部位几乎不可避免地同时出现的钙化几内亚虫,能帮助我们识别其真实身份。

鉴别诊断列表

麦地那龙线虫感染

最终诊断

麦地那龙线虫感染

证书

(无翻译内容)

图像分析

右膝关节前后位影像

icon
右膝关节前后位
icon
右膝关节前后位

胸部后前位片

icon
后前位胸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