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53岁的女性突然出现右髋部疼痛,无外伤史,就诊于急诊科。检查发现右侧臀部普遍压痛明显。
右髋关节蛙式位投照显示右股骨干上部存在不规则钙化,并在软组织中可见无定形钙化(Fig. 1)。
为了更好地进行病变表征,进行了增强CT检查,结果显示在右股骨粗线后方、臀大肌附着处存在隐匿性的软组织钙化(Fig. 2)。在软组织窗图像中,再次显示该软组织钙化(Fig. 3)。
臀大肌的钙化性肌腱病是肌腱病比较罕见的一个部位,文献中仅有零星报道 [1, 2]。
臀肌腱病通常在女性中比男性更常见,平均发病年龄约为60岁 [2]。其临床表现多样,可包括发热、肿胀、局部水肿以及严重到限制活动范围的疼痛 [3]。实验室检查可能显示急性期反应物水平升高。
钙化性肌腱病可分为急性或慢性两种类型。急性肌腱病在临床上持续时间通常少于2周,而影像学表现可能在数月内保持不变。此病通常是自限性的,但在慢性阶段,不适和疼痛可能持续2至24个月 [2, 3]。
臀大肌肌腱病典型地倾向于发生在远端肌腱,了解该解剖结构对于理解影像学发现非常重要。该肌腱附着在阔筋膜张肌的髂胫束背侧,以及股骨大转子远端粗线的背侧。
影像学表现可包括无定形钙化以及潜在的骨质侵蚀。鉴别诊断可包括恶性软骨肿瘤、恶性骨肿瘤或骨化性肌炎。了解该肌腱病的典型部位以及临床表现对避免误诊为恶性肿瘤至关重要。
当这种病变出现在典型位置且没有明显软组织肿块时,放射学所见可提示正确的臀大肌肌腱炎诊断 [2, 4]。骨扫描可能显示在钙化区域的局灶性摄取,但这些典型的影像学发现通常使这一检查显得不必要 [2, 4]。
总之,臀大肌钙化性肌腱病在影像学上有其特征性表现和特定部位。了解这种疾病的存在对于避免将其误诊为恶性肿瘤非常重要。
臀大肌钙化性肌腱病
(无翻译内容)
基于提供的右髋部X线片和CT影像可见右侧臀肌区近股骨后方存在局部致密钙化影,形态较为团块状或不规则,邻近软组织未见明显肿块征象。CT图像上可确认该钙化位于臀大肌肌腱附着处附近,紧贴股骨后方或与髂胫束相邻处。局部骨质并未见侵蚀性破坏,无明显软组织肿物征象,也未见明显骨折线或骨小梁中断。上述表现提示钙化主要限定于肌腱或其附着点。
与影像所见及病史(急性发作、女性患者、局部极度疼痛)相符。该病多见于肌腱附着处出现局限性钙化斑块,急性期可合并明显疼痛与活动受限,X线及CT常见局限性密度增高灶。
虽然肿瘤性病变也可表现出钙化或骨化,但通常可见局部软组织肿块或骨质破坏,且影像上常有一定的侵袭性改变或形态不规则的软组织肿胀。本例影像并无明显恶性征象,故此可能性较低。
异位骨化往往存在外伤病史或其他刺激因素,早期可能表现为软组织内模糊钙化,后期界限清晰,一般可见“包壳”征像。临床上若无显著外伤史且病变更偏向肌腱附着处时,腱病性钙化更常见。
综合患者年龄(约50岁中年女性)、临床症状(急性起病,右臀部剧痛,无外伤史)、影像学(局限性钙化,缺乏软组织肿物或显著骨质侵蚀)以及文献报道分析,最可能的诊断为:臀大肌肌腱钙化性腱病。
如保守治疗无法改善且症状严重或功能受限明显时,可考虑关节镜或小切口手术清除钙化病灶。不过这种病变大多数情况自限,通常无需手术。
本报告仅基于现有资料进行的参考性医学分析,不能替代线下面诊或专业医生的意见。如有任何疑问或症状加重,请及时就医或咨询相关专科医生。
臀大肌钙化性肌腱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