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 岁男性,患有糖尿病和高血压,肾移植术后出现左足意外肿胀,他一直认为这是由自身病情引起。该无症状肿胀已断断续续存在一年多,但患者一直在完全负重行走。检查显示足部肿胀并有瘀斑。
X线显示存在分离型Lisfranc骨折脱位,累及所有跖骨基底部。并且观察到第2至第4跖骨颈部的相关骨折。
进一步询问后得知,患者在15个月前下公交车时曾发生足部扭伤。当时并无疼痛、肿胀或不适,他一直继续行走,没有出现任何功能障碍。
足跗跖关节(Lisfranc关节)的骨折-脱位并不常见[1]。这是由于骨性结构及其周围韧带所提供的内在稳定性[2]。
Lisfranc损伤常见于低能量的运动创伤或高能量的机动车辆创伤。常见的损伤模式包括直接撞击关节、扭转、轴向负重或挤压。疼痛、严重肿胀、跖侧瘀斑、畸形以及中足不稳通常十分明显[2]。
放射学上主要有两种表现形式:分离型(divergent)和同向型(homolateral)。在分离型Lisfranc骨折-脱位中,第1跖骨向内侧移位,而第2-5跖骨向外侧移位。在同向型Lisfranc骨折-脱位中,所有跖骨(通常第2-5跖骨)一同向一侧移位,通常是向外侧。
据报告,这位患者在就诊前15个月曾足部受伤。下公交车时,可能因踩空造成马蹄足姿势下的轴向负重。由于脚趾过伸,负荷通过跖骨传递,从而使Lisfranc关节受力导致骨折-脱位。
然而,完全无症状的情况并不常见,也很少被报道。
我们认为这可能与患者的合并症有关。糖尿病是导致足部神经病变改变的常见原因[3, 4]。中足是常见的受累部位,跗跖关节处的改变最为明显。这可能导致自发性半脱位和病理性骨折[5]。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导致的无痛感使患者在受伤后仍继续行走。Charcot关节病的改变也可能表现出类似感染的症状,包括肿胀、局部发红及发热;本例患者也出现了上述所有表现。
总之,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容易在无明显症状的情况下遭受严重足部损伤。对这类损伤模式需具备高度警惕,方能及时识别并进行恰当干预,以防止长期并发症。本例的特殊表现再次强调了这一点。
Lisfranc骨折脱位
(无翻译内容)
根据所提供的足部正侧位 X 光片可见:
结合患者病史(糖尿病、高血压、慢性足部肿胀、最初可能的外伤史)与影像学表现,考虑的潜在诊断包括:
结合患者的糖尿病史、足部长期无痛性肿胀、外伤史以及 X 光片可见的跖跗关节不对称错位,最可能的最终诊断为:
“陈旧性 Lisfranc 关节骨折-脱位合并神经病理性关节病(Charcot 关节)”
该诊断解释了患者对疼痛不敏感、关节出现持续性肿胀和畸形等现象。若后续有 MRI 或 CT 检查,可帮助进一步确认骨折部位与骨破坏程度,并排除并发感染。
基于上述推断,建议采取以下策略:
免责声明:本报告仅为基于所提供信息的参考性分析,不能替代线下面对面诊断或专业医生的意见。具体诊疗方案应由临床医生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综合决定。
Lisfranc骨折脱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