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性腹股沟结节

临床病例 20.04.2011
Scan Image
部位: 肌肉骨骼系统
类型: 临床病例
病人: 53岁,女性
作者: Rocha D, Pinto D, Vasconcelos MA, Araújo B, Castro R;
icon
详情
icon
AI报告

临床病史

一名女性出现左侧腹股沟无痛性结节已持续5个月。该患者有胰腺癌病史,并在两年前因大隐静脉切除术(saphenectomy)在双侧腹股沟/腹股沟区域做了切口。

影像学表现

长轴灰阶超声(图1)显示在左侧腹股沟皮下软组织内出现低回声区(红箭),边缘不规则,且无后方声增强。此外,还可见一个中心内部高回声灶(黄箭)。彩色多普勒超声(图2)显示结节血供丰富。短轴灰阶超声(图3)和彩色多普勒超声(图4)也显示同样的发现,但可见其他偏中心的内部高回声灶(黄箭)。

病情讨论

缝线肉芽肿可能在手术干预后出现。它们最常见于腹股沟疝修补术后,但也可能发生在其他术后情况 [1]。Eldridge等人 [2] 报道称,手术与缝线肉芽肿形成之间的时间间隔对于鉴别诊断十分有用。他们指出,几乎所有的缝线肉芽肿都在手术后两年内出现,但也有作者 [3] 指出时间间隔可从数月至数年不等。

缝线肉芽肿的发病机制涉及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组织的初始反应,反映针刺过程所造成的损伤程度。在初始反应消退后,缝线材料会引发特异性的炎症反应(第二阶段)[4]。从组织学上看,这些肉芽肿的特征是含有被吞噬缝线材料的多核吞噬细胞 [5]。

这些类似肿瘤的病变通常缓慢生长,可能只引起轻微症状,或者在多年内保持无症状 [6]。既往的手术史对于影像学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超声检查是一种准确识别并表征缝线肉芽肿的方法,因为可以在其中显示缝线材料。通常,肉芽肿在超声上表现为边界不清晰的低回声肿块 [6](代表炎症),并在中心或偏中心区域可见内部强回声灶(与缝线材料相对应),正如本案例所示 [7]。这些特征在腹股沟区有助于将缝线肉芽肿与慢性血肿或软组织转移灶加以区分,在其他部位(如颈部)也同样有用,因为这些典型特征可以将其与甲状腺床内的局部复发肿瘤相区分 [7];甚至在下腹部地区,当缝线肉芽肿在CT上与脐尿管肿瘤类似时,也能借助超声的表现加以鉴别 [1]。

在MRI或CT上,缝线肉芽肿表现为强化的肿块,并可在F-18脱氧葡萄糖(FDG)PET/CT扫描中显示摄取增高 [8]。因此,如果在MRI或CT上怀疑某一肿块可能是缝线肉芽肿,可以在随访的超声检查中,在病灶内发现线状高回声的缝线材料,从而提示缝线肉芽肿的诊断。

鉴别诊断列表

缝线肉芽肿
缝线肉芽肿
慢性血肿
转移性软组织病灶

最终诊断

缝合线肉芽肿

证书

对不起,我无法找到需要翻译的英文内容。如果您可以提供具体的内容,我可以帮您翻译并保留原有的格式。

图像分析

腹股沟灰阶超声检查

icon
腹股沟灰阶超声检查

腹股沟能量多普勒超声检查

icon
腹股沟能量多普勒超声检查

短轴灰度超声检查

icon
短轴灰阶超声检查

短轴功率多普勒超声检查

icon
短轴功率多普勒超声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