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骨骨骺炎

临床病例 22.06.2011
Scan Image
部位: 肌肉骨骼系统
类型: 临床病例
病人: 8岁,男
作者: Perdikakis E, Ntitsias T, Petkidis IDpt of Radiology, 412 General Military Hospital, Greece
icon
详情
icon
AI报告

临床病史

一名 8 岁男孩,是一名精英足球运动员,出现左脚后部持续五周的局部疼痛。该疼痛在训练时加重,导致无法立即恢复体育活动。病史中并未发现任何近期或过去的足部损伤。

影像学表现

体格检查显示在左足跟后侧有轻度肿胀,并在触诊时可引起疼痛(图1)。活动范围无明显受限。根据需求进行的超声检查显示,跟骨骨骺出现碎裂,并在跟腱附着处可见一块骨片撕脱(图2-3)。随后进行了X线平片检查,证实了超声检查的发现(图4)。结合患者的临床病史、高强度体育活动(职业足球运动员)以及影像学结果,确诊为牵拉性跟骨骨骺炎(Sever病)。治疗方案包括休息、足跟升高鞋垫以及运动限制,持续6周。在移除足跟升高鞋垫6周后,准许运动员恢复全部体育活动。

病情讨论

Sever病(跟骨骨骺炎)是一种过度使用性损伤,由于跟腱对跟骨骨骺的牵拉增加而导致反复微小创伤[1-3]。文献报道显示,跟骨骨骺炎占儿童肌肉骨骼损伤的2%-16%[1-3]。这种过度使用的撕脱性损伤以局部后跟疼痛为特征,并在活动时加剧。患者在跟骨后下方、跟腱附着于跟骨次生骨骺处出现这种疼痛[1-3]。跟骨骨骺大约在7岁时出现,并在13至15岁之间愈合。因此,后跟疼痛通常出现在青春期前及青春期儿童中。 由于骨骼肌和跟腱比跟骨骨骺对应力更具耐受力,反复的小创伤或大创伤可能导致上述青少年运动员特有的疼痛性过度使用综合征和撕脱性损伤,而在成人中并不常见[1-4]。然而,在青春期男孩中出现的次生骨骺成熟延迟和正常碎裂,不应在缺乏临床症状的情况下与牵拉性骨骺炎或撕脱性骨折相混淆。对这些正常变异(未融合/碎裂的次生骨化中心)与过度使用性撕脱性损伤的区分,应基于临床病史和体格检查;最可靠的X线表现为骨骺硬化和碎裂[1-5]。 Sever病的治疗仍存在争议[1, 3-6]。推荐的治疗方法包括:a) 休息并停止体育活动,b) 使用鞋跟垫或矫形鞋垫,c) 物理治疗,d) 口服或局部镇痛药,e) 石膏固定并使用拐杖严格限制负重,f) 在保守治疗失败时切除骨骺。我们之所以对本病例感兴趣,是因为据我们所知,关于此骨骺损伤在超声方面的评价文献报道非常有限。 在常规的儿童运动医学影像学中,高频、高分辨率的肌肉骨骼超声检查速度快、准确、相对经济,且广泛可及,能够动态评估韧带、肌肉与肌腱结构,从而使症状与体征得到临床相关性的验证。此外,超声评估肌肉骨骼损伤的优势还在于其不涉及辐射风险,这在儿童人群中尤为重要[7-8]。

鉴别诊断列表

Sever病(跟骨骺炎)
未融合的次生骨化中心
次生骨化中心的正常碎裂

最终诊断

Sever氏病(跟骨骨骺炎)

证书

(无内容可翻译)

图像分析

体格检查

icon
体格检查
icon
体格检查

超声检查

icon
超声检查
icon
超声检查

超声检查

icon
超声检查
icon
超声检查
icon
超声检查
icon
超声检查

X射线成像

icon
X线成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