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内黏液瘤:超声与MRI影像学表现

临床病例 04.05.2012
Scan Image
部位: 肌肉骨骼系统
类型: 临床病例
病人: 67岁,女性
作者: Bueno Palomino A, Benito Ysamat A, Montero Pérez-Barquero R.
icon
详情
icon
AI报告

临床病史

一名67岁的女性报告在右侧大腿内侧(膝盖上方)出现一个单一、无痛性肿块,已存在并缓慢生长达一年之久。

影像学表现

US:位于右大腿内侧的实体病灶,呈椭圆形,边界清晰,回声不均匀,其中可见低回声区提示坏死或囊性变。肿瘤在彩色多普勒检查中显示最少量血流信号。
MRI:在右侧股内侧肌内见一个椭圆形、边界清晰的病灶,于T1加权序列呈低信号,于T2加权序列呈高信号,未见内部脂肪成分。肿瘤的内部强化程度极低,周围肿瘤水肿程度轻微。未见相邻骨骼的重塑、破坏或浸润,也未见向大腿其他肌群的扩散。

病情讨论

肌内黏液瘤被认为是由成纤维细胞衍生的间叶性肿瘤。创伤因素在其发生中的作用不大,因为外伤史仅在不到25%的病例中存在。肌内黏液瘤几乎只见于第五到第七个十年的人群,是一种成人期肿瘤。该肿瘤在年轻人群中很罕见,在儿童中几乎不存在。女性患者数量略多于男性患者。 [1-3]

多发性肌内黏液瘤与骨纤维异常增殖之间存在关联,被称为Mazabraud’s综合征。文献中提到,软组织黏液瘤与McCune-Albright综合征也存在一定关系。 [1-4]

在大多数病例中,唯一的表现是一个坚实但可触诊时常呈波动感的无痛性单发肿块。诊断时,大多数病灶直径为5–10 cm。最常受累的部位是大腿、肩部、臀部和上臂的大块肌肉。 [1, 2]

由于肌内黏液瘤不含钙化,常规X线检查对诊断帮助不大:影像可能正常或仅显示非特异性软组织肿块。 [1-4]

在超声检查中,黏液瘤通常界限清晰并表现为低回声,可见液性裂隙或囊性区域。常可见周边回声增强的环状带(称为“bright rim”征),以及在肿块至少一极附近出现三角形高回声区(称为“bright cap”征),对应肿块周围肌肉萎缩。 [4]

在CT检查中,黏液瘤表现为骨骼肌内边界清晰的肿块。其密度介于水和肌肉之间。由于病变内部缺乏血管结构,血管造影上显示黏液瘤是一个血供较差的软组织肿块,周围被血供良好的肌肉包绕。 [1, 2]

在MRI上,肌内黏液瘤表现为界限清楚、均匀的肌内肿块。T1加权像信号低,T2加权像信号非常高,与液体的信号特征非常相似。在一些黏液瘤病例中可见脂肪成分。因此,这些黏液瘤在MRI上的表现可能与脂肪肉瘤无法区分。注射钆对比剂后可见不均匀增强。对比增强图像上低信号区域在组织学检查中对应囊性区域。 [1-5]

鉴别诊断列表

肌内粘液瘤
粘液样脂肪肉瘤
粘液纤维肉瘤
滑膜囊肿
外周神经鞘瘤
粘液样软骨肉瘤

最终诊断

肌内黏液瘤

证书

没有检测到需要翻译的英文内容。

图像分析

超声

icon
超声检查
icon
超声
icon
超声
icon
超声

MRI T1加权序列

icon
磁共振成像 T1 加权序列
icon
MRI T1加权序列
icon
MRI T1加权序列

MRI T2加权序列

icon
MRI T2加权序列
icon
磁共振T2加权序列

MRI STIR加权序列

icon
MRI STIR加权序列
icon
MRI STIR加权序列
icon
磁共振成像STIR加权序列

在注入顺磁性对比剂后的MRI T1加权序列

icon
在顺磁对比剂注射后进行的MRI T1加权序列
icon
注射顺磁性对比剂后的MRI T1加权序列
icon
注射顺磁性对比剂后进行的MRI T1加权序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