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67岁的女性报告在右侧大腿内侧(膝盖上方)出现一个单一、无痛性肿块,已存在并缓慢生长达一年之久。
US:位于右大腿内侧的实体病灶,呈椭圆形,边界清晰,回声不均匀,其中可见低回声区提示坏死或囊性变。肿瘤在彩色多普勒检查中显示最少量血流信号。
MRI:在右侧股内侧肌内见一个椭圆形、边界清晰的病灶,于T1加权序列呈低信号,于T2加权序列呈高信号,未见内部脂肪成分。肿瘤的内部强化程度极低,周围肿瘤水肿程度轻微。未见相邻骨骼的重塑、破坏或浸润,也未见向大腿其他肌群的扩散。
肌内黏液瘤被认为是由成纤维细胞衍生的间叶性肿瘤。创伤因素在其发生中的作用不大,因为外伤史仅在不到25%的病例中存在。肌内黏液瘤几乎只见于第五到第七个十年的人群,是一种成人期肿瘤。该肿瘤在年轻人群中很罕见,在儿童中几乎不存在。女性患者数量略多于男性患者。 [1-3]
多发性肌内黏液瘤与骨纤维异常增殖之间存在关联,被称为Mazabraud’s综合征。文献中提到,软组织黏液瘤与McCune-Albright综合征也存在一定关系。 [1-4]
在大多数病例中,唯一的表现是一个坚实但可触诊时常呈波动感的无痛性单发肿块。诊断时,大多数病灶直径为5–10 cm。最常受累的部位是大腿、肩部、臀部和上臂的大块肌肉。 [1, 2]
由于肌内黏液瘤不含钙化,常规X线检查对诊断帮助不大:影像可能正常或仅显示非特异性软组织肿块。 [1-4]
在超声检查中,黏液瘤通常界限清晰并表现为低回声,可见液性裂隙或囊性区域。常可见周边回声增强的环状带(称为“bright rim”征),以及在肿块至少一极附近出现三角形高回声区(称为“bright cap”征),对应肿块周围肌肉萎缩。 [4]
在CT检查中,黏液瘤表现为骨骼肌内边界清晰的肿块。其密度介于水和肌肉之间。由于病变内部缺乏血管结构,血管造影上显示黏液瘤是一个血供较差的软组织肿块,周围被血供良好的肌肉包绕。 [1, 2]
在MRI上,肌内黏液瘤表现为界限清楚、均匀的肌内肿块。T1加权像信号低,T2加权像信号非常高,与液体的信号特征非常相似。在一些黏液瘤病例中可见脂肪成分。因此,这些黏液瘤在MRI上的表现可能与脂肪肉瘤无法区分。注射钆对比剂后可见不均匀增强。对比增强图像上低信号区域在组织学检查中对应囊性区域。 [1-5]
肌内黏液瘤
没有检测到需要翻译的英文内容。
本例患者为67岁女性,右大腿内侧(膝关节上方)可见一孤立性肿块,临床触诊为无痛性、缓慢生长一年。根据提供的超声和MRI影像资料,主要影像学特点如下:
结合患者年龄、性别、病灶部位及影像学表现,以下为可能的诊断或鉴别诊断:
综合患者年龄(67岁)、临床表现(无痛性、缓慢生长的孤立肿块)以及超声和MRI所示(肌肉内清晰分界、T1低信号、T2高信号、增强后局部分隔强化、血供稀少等),最可能的诊断为肌内黏液瘤(Intramuscular Myxoma)。
若要进一步明确,通常可结合病理穿刺或手术切除后的组织学检查,排除其他恶性可能。
对于肌内黏液瘤的治疗可分为保守随访与手术切除两种主要策略:
康复/运动处方建议:
在术后或确诊后进行以下原则的康复训练:
本分析报告基于现有临床与影像资料,仅用于医学知识与信息分享,无法替代当面诊疗或专业医生的全面评估。若有任何进展或症状变化,请及时就医以获得更准确的诊断及治疗意见。
肌内黏液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