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41岁的男性,已知患有骶尾部囊肿,出现反复发作的肛周脓肿,并计划进行MRI检查以确认或排除内瘘。2009年,该患者接受了肛周脓肿手术。手术后,他出现了肛周瘘管,并再次接受了手术。
在1.5特斯拉扫描仪(Philips Medical System)上使用心脏线圈进行了MRI检查。
MRI显示了一处单发、界限清晰的圆形异质性病灶,看起来与耻骨联合关系非常密切。该病灶测量大约为12 mm。在T1加权图像(图1)上呈低信号强度,在T2加权图像(图2和3)上呈高信号强度。在STIR序列中显示高信号强度,且无任何脂肪抑制(图4)。
我们的患者不希望接受任何静脉注射造影剂。
在所有其他使用静脉注射造影剂的病例中,观察到病灶壁有薄薄的周边强化表现。最终诊断为耻骨联合囊肿。
耻骨联合是一个非滑膜、轻动关节,连接两侧的耻骨。它是一个非常动态的关节,在人的一生中会经历多种变化,尤其是在妊娠及分娩期间。
目前文献中对耻骨联合囊肿的描述很少。据我们所知,除了一个病例[1]外,其余都是女性。这些女性均超过50岁,且大多数为经产妇。患者就诊时所表现的症状各不相同,如会阴肿胀、排尿困难、腹股沟疼痛到性交疼痛等。在极少数情况下,耻骨联合囊肿是在进行超声、CT或MRI期间被偶然发现的。
第一次关于耻骨联合囊肿的描述是在1994年[3]。推测其为退行性类型,因为文献中大多数患者都在耻骨联合部位观察到退行性改变,如软骨下硬化和边缘骨刺形成[1, 4-7]。
在MRI中,耻骨联合囊肿表现相似,在T1加权像上呈低信号(图1),而在T2加权像上呈高信号(图2, 3)。静脉注射钆对比剂后,可见囊壁薄薄的环形强化[1, 4-9]。
为了进一步明确囊肿内容物,一些研究对囊肿进行了活检,结果显示其内容物与纤维软骨性囊肿相似[2, 4, 7, 8]。在一项研究中,他们在CT引导下将碘对比剂直接注入囊肿[8],并得出了与其他研究相同的结论,即该囊肿是退行性来源的。
部分患者选择将囊肿切除,而另一些患者则选择等待影像学的确认。在随访的MRI检查中(随访时间为6个月至2年不等),没有发现囊肿进一步增大[1, 4, 6]。
需要注意的是,耻骨联合部位的良性和恶性肿瘤都很罕见。退行性改变可导致囊肿形成。然而,由于在本例之前的文献中仅有少数相关病例报道,尚难以得出任何明确结论。对放射科医师而言,意识到这类囊肿在患者中可能存在是非常重要的。仅凭症状往往很难作出诊断,通常需要对患者进行影像学检查。MRI和CT是确定囊肿及其内容物的良好工具。
耻骨联合囊肿
目前没有可翻译的英文内容。
根据提供的骨盆部位MRI图像可见:
根据影像学表现及患者的病史,需考虑以下诊断或鉴别诊断:
结合患者年龄、既往肛周病史及当前MRI影像特点,最可能的诊断是:
耻骨联合退变性囊肿(耻骨联合囊肿)
目前的影像表现倾向于退变性改变所致的囊性病变,囊壁有薄层强化且无明显侵袭性特征,符合既往文献报道。若仍存在诊断不确定性,可考虑后续CT或动态对比增强MRI等影像学随访,或行影像引导下穿刺进一步证实囊液性质。
对于耻骨联合囊肿患者,整体运动处方应遵循以下原则:
示例训练方案:
免责声明:
本报告为基于所提供信息的参考性医学分析,不能取代线下面诊或专业医生的意见。如有任何疑问或症状加剧,请及时就医或咨询专业医疗机构。
耻骨联合囊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