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 48 岁的男性在左手掌面出现了一个不断增大的肿块,已经存在了数周甚至数月。
起初进行了超声检查,随后又进行了 MRI 检查。
最初进行了超声检查(未显示图像),结果显示在手掌侧存在一个界限不清、回声混合的病灶,向远侧延伸至中指近侧指间关节。
由于所见不明确且缺乏特异性,为了更好地显示软组织,建议进行MRI检查。
MRI显示了显著的影像表现:在手掌中心可见一团块,T1序列上与肌肉等信号,而在T2与TIRM序列上,可见多个微小“米粒状”略高于肌肉信号的结构,被极薄的液体所包绕。该肿块边界清晰,似乎被包裹于滑膜鞘内,向远侧延伸至近侧指间关节。中指的屈肌腱直接穿过该肿块而未发生偏移。注射钆剂后可见轻微的边缘强化。
结核是一种真正的多系统性疾病,尽管最常与呼吸系统相关。它不常累及骨骼肌肉系统——据报道约占1-3%。 [1] 骨骼肌肉系统受累最常见于脊椎椎间盘炎,而关节周围软组织(例如腱鞘和滑囊)的受累非常罕见。
通常的临床表现是出现一个包块,在本例中位于手部,且相对无痛(图1)。临床就诊时最担心的是该肿块是否为恶性病变,如巨细胞瘤或肉瘤,因此影像检查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样地,尤其是MR成像能够帮助制定手术方案,明确肿块与关键结构(如肌腱和神经血管束)的关系。
结核性滑囊炎/腱鞘炎的病因病机被认为要么是直接接种感染,要么是血源性播散。尽管目前已知关节内出现“米粒体”也会发生于其他疾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但最初是针对结核性关节炎进行描述的。 [2]
这些明显的“米粒体”由纤维组织构成,在T1序列上与肌肉等信号,但在T2和TIRM序列上却表现得异常鲜明,米粒体(类似米粒或小球)在滑液背景中轮廓清晰。这种表现也被称为“蜂窝状”外观(图2、3和4)。 [3]
有人推测这些米粒体是由于滑膜梗死所致,滑膜脱落并被来源于滑液的纤维蛋白包裹。 [4]
在本例中,手术通过手掌正中“Z”形切口进行,并切除了一部分掌腱膜以显露肿胀部位(图5)。包绕了屈肌腱的肿块被剥离,同时保护神经和肌腱,暴露出的内容包括米粒体和稻草色液体,并彻底清除病灶。
手术标本证实存在米粒体、干酪样肉芽肿,并在AFFB染色上发现结核分枝杆菌(图6)。
主要提示
1. 肌骨MR检查中出现“蜂窝状”外观的肿块时,应考虑结核
2. 结核是一种多系统性疾病——几乎可以累及全身,因此在流行地区的鉴别诊断中应该始终考虑到它。
结核性腱鞘炎
抱歉,我没有检测到需要翻译的英文内容。请您提供具体的文本或HTML格式内容,以便我为您进行翻译。
患者为48岁男性,因左手掌面增大的肿块就诊。影像学资料显示:
基于以上影像与临床表现,最初需考虑以下几种可能:
结合患者病理学检查结果(提示干酪样肉芽肿及抗酸杆菌染色阳性)、影像学所见(“蜂窝样”改变伴多发“rice bodies”)以及术中所见(稻米状小体、草黄色液体),诊断明确为“结核性腱鞘炎(Tuberculous Tenosynovitis)”。
由于患者手掌部手术后需要维持腱鞘及手部功能,康复训练的目标在于恢复手部关节活动度、握力及精细动作协调。建议遵循FITT-VP原则:
在整个康复过程中,应根据手部疼痛、活动受限程度及治疗师评估结果及时调整训练强度和方式。如存在骨质疏松或其他系统性疾病的患者,需与专科医生保持沟通,确保康复安全性。
免责声明:
此报告仅基于当前提供的病史与影像学资料作出参考性分析,不能替代面对面临床诊断与治疗意见。具体治疗及康复方案应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并由专业医生综合评估后执行。
结核性腱鞘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