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岁男性患者,左膝非特异性疼痛已持续18个月。
未出现与不稳定相符的临床体征或症状。
进行了膝关节MRI检查。
T2加权脂肪抑制快速自旋回波图像显示从韧带上方起源的复杂前交叉韧带腱鞘囊肿。前交叉韧带(ACL)呈弥漫性信号增强(图1和图2)。
在股骨远端和胫骨近端可见骨内囊肿(图1和图2)。
这些改变与弥漫性前交叉韧带黏液样变性相一致。
当出现黏液样变性时,无定形的黏液样基质会使前交叉韧带(ACL)的信号强度增高(图3和图5),并在完好且几乎平行的纤维之间局部聚集。其外观类似于芹菜茎(“Celery Stalk Sign”)[1](图4和图6)。
影像并未显示前交叉韧带损伤的继发征象。
前交叉韧带(ACL)黏液样变性的发病机制仍不明确。一种理论认为这种病变可能仅仅代表韧带随年龄而退变的连续过程(与年龄相关的退变)。另一种理论认为是先天性或获得性滑膜组织在前交叉韧带纤维之间陷入所致。 [2]
用于诊断黏液样变性的标准包括:韧带束在T1加权像上显示不清,但在T2或PD加权像上能看到两个完整的束(图4和图6)。前交叉韧带的腱鞘囊肿和黏液样变性均与骨内囊肿高度相关 [3](图1和图2)。
该病变可表现为沿前交叉韧带长轴延伸的囊肿,或表现为增大的前交叉韧带。其外观可模拟韧带的急性或慢性间质部分撕裂。 [2]
前交叉韧带黏液样变性和腱鞘囊肿在MRI上常同时出现,通常与韧带不稳定无关(前交叉韧带损伤的继发征象通常缺失)。有观点认为黏液样变性可能是前交叉韧带腱鞘囊肿形成的一个易感因素。 [3]
患者可能有症状,也可能无症状。疼痛是最常见的主诉。患者也可能无法完全屈膝或伸膝。疼痛的来源尚不明确,可能是由韧带体积增大引起的机械刺激,或由化学介导的反应所致。 [1]
文献中对于前交叉韧带腱鞘囊肿相关的临床表现报道不一。大多数报道的病例是在检查时偶然发现,并无相关症状。一些病例报告将内侧关节线疼痛、机械性卡锁、弹响和肿胀等症状归因于这些囊肿。膝关节疼痛是最常见的症状。然而,这是一种非特异性症状,在大多数患者中被认为是由其他关节内原因所致。 [1]
在前交叉韧带黏液样变性的病例中,77%的患者在股骨和胫骨附着点处观察到骨内腱鞘囊肿。 [3]
前交叉韧带的黏液样变性被描述为诊断韧带撕裂时的潜在误区。 [3]
与撕裂和前交叉韧带腱鞘囊肿一起,黏液样变性是导致ACL信号增高的相对常见原因。 [3]
缺乏与不稳定性相符的临床体征和症状也有助于避免误诊。 [1, 4]
前交叉韧带黏液样变性
没有检测到需要翻译的英文内容。
根据患者左膝关节MRI图像观察,可见以下主要特征:
依据上述MRI征象及患者年龄、症状,可考虑以下诊断:
结合患者左膝疼痛时间较长(18个月)、影像学上前交叉韧带结构整体连续、但呈明显黏液样信号增高且无功能性不稳定迹象,最可能的诊断为:
前交叉韧带黏液样变性(mucoid degeneration of the ACL)。
若需明确排除合并腱鞘囊肿或其他病变,可在必要时结合临床症状及进一步检查(如关节镜评估)。
1. 治疗策略:
2. 康复/运动处方建议(FITT-VP 原则):
在康复训练过程中,要重点注意:
免责声明:
本报告为基于现有影像资料及临床信息所作的参考性分析,不能替代线下面诊或专业医生的意见。如有任何疑问或症状加重, 请及时就诊或咨询相关专科医生。
前交叉韧带黏液样变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