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31岁的女性在过去6个月内出现了局部下背部疼痛,并在过去一个月内加重。她描述该疼痛在伸展背部时最为剧烈,而在前屈时能够部分缓解。既往病史中未发现外伤或发热的情况。
在L3和L4椎体棘突之间的软组织中可见异常的T1W低信号和T2W高信号。类似的信号改变也累及L3和L4棘突,并伴有这些棘突相邻边缘的轻度变平。这些信号改变在STIR图像上显示更加清晰。于L4/L5节段可见轻度弥漫性椎间盘膨出,但未见明显神经根受压或神经孔狭窄(未示出)。
增强后图像显示L3与L4棘突及其间隙有明显强化,提示炎症。结合该位置信号改变及强化特点,以及典型患者病史,最终确诊为棘突间滑囊炎。
Baastrup病的特点是相邻棘突紧密接近,并在其间软组织内出现炎症和异常滑囊形成。该疾病也被称为“接吻棘突”。患者通常表现为腰部局限性疼痛,并在脊柱伸展时加重[1, 2]。尽管该疾病在年长者中较为常见,但也有在年轻人群中出现的病例[1]。有报道称运动员更易发生此病[3]。单节段累及比多节段更常见,以L4-L5节段最为常见[1]。
该疾病被认为是由于对棘间韧带的反复牵拉所致[1, 3]。过度屈曲会牵拉邻近骨附着点的韧带,导致反复刺激形成骨刺,而过度伸展会压迫相邻的炎性组织,阻碍愈合过程。由于反复的应力作用,棘间区域会形成一个异常滑囊[1]。在本病例中,家务劳动导致的反复腰部劳损很可能是这位家庭主妇出现棘间滑囊炎的根本原因。
MRI在T2W和STIR序列上可清晰显示异常滑囊在相邻棘突之间呈液体信号。平片和CT上描述的结构变化,如累及棘突的膨大、扁平和贴近,也可通过MRI得到充分显示[4]。MRI中使用静脉注射对比剂并非诊断所必需,但对比增强程度可能与炎症范围相关。本病例中明显的对比增强可能提示存在显著的滑囊炎以及相邻棘突的炎性骨髓水肿。
据报道,棘间滑囊炎可伴有椎间盘膨出、中央椎管狭窄和前移(前滑)[5]。本病例在L4-L5节段也发现椎间盘退变及轻度弥漫性膨出。另一个具有代表性的相关病变是后方硬膜外囊肿,在黄韧带之前可见一个小的液体信号病灶。棘间滑囊与后方硬膜外囊肿之间的连通已通过滑囊造影得到证实,证实了该囊肿是棘间滑囊的延伸。有些病例中,硬膜外囊肿可导致椎管狭窄[2]。
在Baastrup病的治疗中,在棘间滑囊内注射激素已取得成功[3]。切除部分受累棘突后可缓解症状的报道也有文献记载[2]。此外,还有在做前移(前滑)固定后,棘间滑囊体积自行缩小的报道[6]。
位于 L3-L4 水平的腰椎棘间滑囊炎(Baastrup 病)
对不起,目前没有可供翻译的英文内容。
根据提供的腰椎MRI影像(矢状位及轴位序列)可见下列特点:
• 相邻腰椎棘突(主要表现于L4-L5水平)彼此靠近,“接触”或“吻合”征象明显。
• 在相邻棘突之间可观察到T2W及STIR高信号的间隙或囊性信号,提示存在滑膜囊肿或滑液积聚,考虑为肌腱滑囊炎/黏液囊。
• 部分相邻棘突可见形态学改变(轻度增生或骨质反应),邻近软组织区信号强度增高,考虑水肿或炎症表现。
• 腰椎间盘在L4-L5水平有轻度变性征象,可见轻度膨出,但未见明显椎管狭窄的严重压迫迹象。
• 未见明确椎体骨折、明显韧带撕裂或软组织大面积异常增生。
根据患者的年龄、临床症状(腰背部疼痛在后伸时加重,前屈时部分缓解)及MRI表现,可考虑以下诊断:
结合患者临床表现(腰背部疼痛与伸展动作相关)、影像学所见(相邻棘突异常接近并存在T2高信号示滑囊炎/滑膜积液表现),以及对其他感染及明显退变所致病变的排除,最可能的诊断是巴斯特鲁普病(Baastrup’s disease)。
1. 保守治疗:
2. 注射或微创治疗:
3. 康复训练处方 (FITT-VP 原则):
4. 生活方式指导:
在日常活动中避免频繁和剧烈的后伸动作;工作和家务时可采用分段休息及腰背保护措施;定期复诊复查影像,评估症状改善情况。
免责声明:本报告仅作为参考性医学分析,不能替代线下面诊或专业医师意见。如有任何疑问或症状加重,应及时就医并接受进一步检查与治疗。
位于 L3-L4 水平的腰椎棘间滑囊炎(Baastrup 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