骶骨硬纤维瘤

临床病例 09.02.2024
Scan Image
部位: 肌肉骨骼系统
类型: 临床病例
病人: 52岁,女性
作者: Theodora Dermitzaki, Georgia Tavladaki, Evangelia Tavladaki, Maria Kokkinaki
icon
详情
icon
AI报告

临床病史

一名52岁的女性来到急诊科,主诉强烈的腰部疼痛并放射至右腿,过去24小时内疼痛加剧,导致无法行走。她还描述了在过去七个月里出现较轻程度的相同疼痛症状。患者没有其他显著的整体健康问题。

影像学表现

腰椎CT图像显示在L5S1椎间隙发生右侧椎间盘突出,这一发现可解释患者的症状。同时在所示骶骨的中央及右侧部分意外发现了一个溶骨性病变。

骶髂区CT图像清晰显示了病变位置,范围从I1至I5椎体的中央及右侧部分。CT上可见一个溶骨性病变,呈软组织密度,替代了正常骨髓并造成皮质破坏(图1a、1b和2)。

在MR成像上,该病变在T1和T2序列中较大范围(超过75%的病变区域)呈低信号(图3和图4)。在脂肪抑制序列中,信号不均匀,既有低信号区域也有轻度高信号区域(图5)。病变呈不均匀强化,其中T2高信号区域对应更明显的强化(图6)。未见脊神经根受侵,椎间孔内脂肪平面得以保留(图3和图4)。

病情讨论

硬化性纤维瘤(desmoplastic fibroma)是一种罕见的良性原发骨纤维性肿瘤,在所有原发骨肿瘤中发病率为0.1% [1]。仅有少量文献报道了对硬化性纤维瘤的诊断及其在CT和MR成像中的相应影像学表现 [2]。

该肿瘤生长缓慢,但在局部具有潜在的侵袭性行为,常见于大型长骨的干骺端-骨干区域、下颌骨和骨盆 [1–3]。其发病常见于第三至第四个十年,无性别倾向 [1,4]。

患者可无症状,但通常表现为长期局部疼痛和肿胀 [4,5]。

组织学上主要由纤维组织构成,与软组织硬化性(desmoid)肿瘤的组织学表现相似 [1,2,4]。

在CT成像中,通常表现为溶骨性病变,典型情况下无矿化基质 [1,4]。分叶状边缘、轻度骨膨胀和粗大内部小梁提示缓慢生长导致的不均匀骨质破坏 [2]。其他常见表现包括软组织密度、皮质破坏和显著的皮质侵蚀 [1,2,4]。

在MR成像中,肿瘤常表现为在T1和T2序列上大范围低至中等信号,这与其纤维成分一致;但在T2脂肪抑制序列上信号可呈现不均匀性 [1,2,4]。致密胶原组织区域在T1和T2序列上呈低信号,增强轻微或无明显增强。而细胞含量较高的区域则在T2序列上信号更高,并有更强的增强 [2]。

病理性骨折引起的水肿可导致T2序列上呈高信号 [2]。

对于溶骨性病灶并在T2序列上呈低信号的部位,其鉴别诊断范围有限,硬化性纤维瘤必须始终考虑在内 [1]。

该肿瘤在手术切除后具有高复发率,因此广泛切除边缘的外科切除是首选治疗方式 [1,2,4]。

在本病例中,影像学表现无法排除转移性骨病灶,因此患者接受腹部及胸部CT检查,以排除原发性恶性肿瘤。

肿瘤活检结果提示硬化性纤维瘤(图7)。

患者采用保守治疗,包括镇痛和皮质类固醇治疗,以缓解与椎间盘突出相关的急性疼痛。

由于骶骨区域的外科切除在重建方面存在相当大难度 [4],建议患者于六个月后进行MR随访。结果显示肿瘤大小和影像学特征均无变化。L5–S1椎间盘突出的部分大小有所减小。

已获得书面形式的患者同意用于发表。

鉴别诊断列表

巨细胞瘤
纤维性骨发育不良
硬化性纤维瘤
淋巴瘤
纤维肉瘤

最终诊断

硬纤维瘤

图像分析

没有可翻译的内容。

icon
骶髂区域轴向CT软组织窗。骶骨右侧可见溶骨性病变,伴有软组织密度。
icon
骶髂区软组织窗轴向CT。该病变于前外侧呈分叶状-地形样轮廓,并有内部薄骨质嵴。

(无可翻译的英文内容)

icon
骶髂区域的轴向CT骨窗。可见病变具有溶骨性特点,并伴有明显的皮质破坏。

未检测到需要翻译的英文内容。请提供要翻译的具体文本。

icon
MRI冠状位T1图像。病变与邻近肌肉呈等信号。在椎间处神经根周围保留脂肪平面。

目前没有可供翻译的英文内容。

icon
在骶骨的MRI轴向T2序列图像中,可见一个大范围的低信号区,并伴有点状中等信号。

(无可翻译的英文内容)

icon
MRI轴位T2脂肪抑制序列。该病灶呈现异质性信号强度。

(无英文内容可翻译)

icon
磁共振成像 (MRI) 在静脉注射钆剂后进行 T1 脂肪抑制扫描。可见不均匀强化。高 T2 信号区域。

对不起,我没有看到可供翻译的英文内容。

icon
在病变区域进行活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