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关节滑膜血管瘤

临床病例 11.12.2013
Scan Image
部位: 肌肉骨骼系统
类型: 临床病例
病人: 42岁,女性
作者: Natacha JOUVEN, Sana BOUDABBOUS
icon
详情
icon
AI报告

临床病史

一名42岁的女性,十年来反复出现炎症性右膝疼痛并伴有肿胀。

关节穿刺的治疗效果是暂时的。

临床检查显示,在股骨-髌骨关节髌骨的内侧和下方出现疼痛,同时伴有肿胀。

影像学表现

膝关节X线显示关节积液,并在Hoffa脂肪垫内发现肿物(图1a,1b)。

MRI示髌腱下囊内关节内分叶状肿物,在T1WI上呈低信号,瘤内无脂肪成分(图2a),在T2WI上呈均匀高信号(图2b),肿物内可见低信号线状结构,与血管结构相符。未见含铁血黄素沉积(图2c)。

注射钆对比剂后,病变明显强化(图2d)。

病变侵及髌骨下极。

可见滑膜强化和关节积液。

CT证实病变侵及髌骨(图3a,3b),随后CT引导下经皮活检提示血管畸形(图3c)。

患者接受了关节镜手术切除病变,组织学检查证实为海绵状血管瘤伴静脉畸形。

病情讨论

软组织血管瘤是常见的良性血管肿瘤。儿童和青少年最常受累 [1, 2]。

与其他部位(皮下、肌内)的血管瘤相比,累及滑膜的血管瘤较为罕见,仅占所有血管瘤的1%。膝关节是最常受累的关节(60%),尤其是在髌上区 [3]。

与皮肤血管瘤容易因皮肤变色而被诊断不同 [1],深部血管瘤若无影像学检查则难以确诊 [2, 4]。

关节血管瘤的患者表现为疼痛、肿胀、自发性关节积血 [1, 2, 5],有时伴随活动受限。但也可能无任何症状 [3]。

常规X线片的表现并不特异 [5],可见关节积液、肿块效应、偶见静脉石以及在晚期出现骨质侵蚀 [6]。在某些病例中,X线片也可能正常 [2, 3, 7]。

MRI是诊断关节血管瘤的首选影像学检查。
典型的影像学表现包括在T1WI上信号中等 [2, 4, 5, 6],在T2WI上信号不均匀,可见多个高信号区,代表含有缓慢或淤滞血液的血管结构,外观类似成串的葡萄 [2, 3, 4, 5, 6]。注射钆对比剂后通常可见不均匀强化 [6]。

有时在T1WI上可见病灶周边高信号,对应病灶内脂肪成分 [2, 4]。
在T2WI上可见病灶内液-液平面,以及血栓形成表现为圆形低信号,类似静脉石 [4, 6]。
本例则较为非典型,T2WI上出现低信号线状结构,代表高速血流。

MR成像还可发现骨质改变,如骨膜、皮质或骨髓反应 [1, 3],以及半月板和周围组织的侵犯 [3]。

对病变范围进行仔细的MR成像分析,对于选择关节镜或开放切除等手术方式非常重要。

如果MRI表现具有典型特征,一般不需要在手术前进行经皮活检 [8]。然而,在更具非典型特征的病例中,是否在术前进行活检常由多学科团队会议决定。

组织病理学表现多样,可表现为海绵状/静脉性/或混合性滑膜血管瘤,也可表现为非特异性滑膜炎。常见纤维脂肪隔 [2]。

总之,滑膜血管瘤是一种罕见的良性肿瘤,最常累及膝关节。MRI检查对诊断至关重要,能够表征病变的特点并明确病变范围。最终诊断依赖于活检或手术标本的组织学检查。

鉴别诊断列表

膝关节滑膜血管瘤。
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
滑膜(骨)软骨瘤病
树状脂肪瘤
滑膜肉瘤

最终诊断

膝关节滑膜血管瘤

证书

没有检测到可供翻译的英文内容。

图像分析

膝关节X线检查

icon
膝关节X线片
icon
膝关节X线检查

为了活检而进行的膝关节CT扫描

icon
为活检而进行的膝关节 CT 检查
icon
为活检而进行的膝关节CT检查
icon
为活检而进行的膝关节CT检查

膝关节核磁共振

icon
膝关节核磁共振
icon
膝关节核磁共振成像
icon
膝关节磁共振成像
icon
膝关节磁共振成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