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骨穿孔

临床病例 03.04.2014
Scan Image
部位: 肌肉骨骼系统
类型: 临床病例
病人: 62 岁,男性
作者: Magalhães Maria, Abreu Joana, Malheiro Leonor, Gouvêa Margarida
icon
详情
icon
AI报告

临床病史

一名62岁的肺癌患者被转诊至我院。作为分期检查的一部分,进行了胸部CT检查,显示了一个特殊的病变。

影像学表现

典型胸骨孔的计算机断层图像。轴向平面和矢状平面(图1和图2)显示其与重要结构的紧密接触。

病情讨论

胸骨穿孔是一种解剖变异,不同人群的发生率为1%到10%。典型位置位于胸骨体的尾部区域。详细研究表明,这种异常与胸骨高度特异性的骨化模式有关。从胚胎学角度来看,它对应于分割骨骼前体为独立成分的过程中出现的异常。
胸骨最初由两条软骨带组成,分别位于正中线的两侧。这些软骨带沿中线融合,形成软骨性胸骨,并由六个骨化中心骨化:一个用于胸骨柄、四个用于胸骨体、一个用于剑突。骨化中心最先出现在各段的上部,并逐渐向下推进。有时某些节段会由多个骨化中心形成,其数量和位置各不相同。第一段可能有两个、三个,甚至六个中心。当存在两个中心时,通常上下排列,上部的中心更大;第二段通常很少出现多个中心;第三、第四和第五段则常由侧向分布的两个中心形成,它们不规则的融合解释了胸骨孔的罕见出现,或偶尔会出现纵向裂隙贯穿胸骨此部分,即称为fissura sterni的畸形。更罕见的情况是胸骨上端也可能被裂隙分隔。
了解这种解剖变异非常重要,因为在进行胸骨活检或针灸时,它可能带来气胸甚至心包/心脏穿刺等危及生命的并发症风险。此外,在肿瘤学患者中,它还可能表现为类似溶骨性病变的假象。

鉴别诊断列表

胸骨穿孔/孔
骨质溶解性病变
创伤性病变
医源性病变

最终诊断

胸骨穿孔/胸骨孔

证书

目前没有检测到需要翻译的英文内容。

图像分析

矢状位CT

icon
矢状位CT

冠状位CT

icon
冠状位CT

轴向CT

icon
轴位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