髋关节特发性一过性骨质疏松

临床病例 07.08.2014
Scan Image
部位: 肌肉骨骼系统
类型: 临床病例
病人: 32岁,女性
作者: Francisco Rego Costa, Teresa Fernandes
icon
详情
icon
AI报告

临床病史

一名处于孕晚期的患者开始抱怨因左侧髋部剧烈疼痛并放射至大腿而行走困难。她报告症状逐渐加重,并在产后仍持续存在疼痛。既往无创伤、发热、使用激素或其他关节相关问题的病史。

影像学表现

骨盆的普通平片未见异常。
骨盆MRI显示左股骨头和股骨颈存在弥漫性骨髓水肿,在T1加权像上为低信号,在脂肪抑制T2加权像上为高信号。未见坏死或骨折的迹象。左髋关节有少量关节积液。
3个月后的随访MRI显示水肿完全消失,骨髓信号恢复正常,股骨头的轮廓保持完好。

病情讨论

髋关节特发性一过性骨质疏松(ITOH)是一种罕见的疾病,最早在妊娠期被报道 [1, 2, 8]。其病因仍然未知,尽管已有多种可能因素被提出,如血管病变、创伤或交感神经过度兴奋等 [3, 4, 5, 6, 8]。
ITOH 是导致髋关节疼痛的一种罕见原因,最常见于中年男性(40-60 岁) [6, 8, 10]。
典型的临床表现为髋关节及周围部位的急性疼痛,且在负重时加重 [3]。单侧受累更为常见 [1]。
该疾病具有自限性,通常在 6-12 个月内自行缓解 [1, 3, 5, 6, 8]。治疗以保守为主,主要包括缓解症状及减少负重,以防应力性骨折 [1, 5, 6, 7, 9]。此病可在同一关节或不同关节复发。
早期的 X 线片通常表现正常。股骨头和颈部可在症状出现后 4-8 周逐渐出现骨质减少及软骨下骨质丢失 [3]。
MR 成像是早期诊断 ITOH 最可靠的方法 [1, 3],通常可见股骨头、颈部以及转子间区域出现骨髓水肿,表现为 T1 信号减低、T2 信号增高 [8, 9, 10],并常伴有关节积液。这些影像学表现会在临床症状缓解后消失。通常通过随访 MRI 来证实疾病的痊愈 [3, 5, 6, 8]。
了解此种诊断在髋关节疼痛中的作用及其特征性影像学表现,对避免不必要的干预十分重要 [1, 5, 6, 7, 9]。

鉴别诊断列表

髋关节特发性一过性骨质疏松
缺血性坏死
应力性骨折
化脓性关节炎

最终诊断

特发性一过性髋关节骨质疏松

证书

(未检测到需要翻译的英文内容)

图像分析

骨盆平片

icon
骨盆平片

MR 冠状位T1加权成像

icon
磁共振冠状位T1加权成像

磁共振冠状位 T2 加权成像

icon
MR冠状位T2加权成像

磁共振冠状位T1加权成像(3个月间隔随访)

icon
磁共振冠状位T1加权成像(3个月间隔随访)

磁共振冠状位T2加权成像(3个月间隔随访)

icon
MRI 冠状位 T2加权成像(3 个月间隔随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