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侧背部弹性纤维瘤

临床病例 19.08.2014
Scan Image
部位: 肌肉骨骼系统
类型: 临床病例
病人: 67岁,女性
作者: Pedro Marinho Lopes, Inês Martins, Isabel Sapeira, Ana Sofia Preto
icon
详情
icon
AI报告

临床病史

67岁的女性,2个月来出现左侧肩胛区疼痛,放射至同侧肩部和背部,深呼吸和手臂动作时疼痛加重。体格检查未触及可疑包块。她进行了肩部超声和胸部X线检查,结果均被认为正常。

影像学表现

进行了MRI T1、T2和STIR序列检查,未使用对比剂。未获取对比增强影像。
在左肩胛骨下角浅表处,并位于背阔肌、菱形肌及前锯肌深面处,发现一处病变,轴向长度33毫米。
该病变呈透镜状,无包膜且边界模糊,信号不均,主要表现为肌肉信号与脂肪信号相互交织(图1-3)。
在对侧亦观察到一处相同外观且尺寸更小的病变(轴向长度21毫米)(图4)。
本次检查未发现其他重要所见。

病情讨论

Elastofibroma Dorsi (ED) 是一种胸壁良性软组织病变。它不应被视为真正的肿瘤,而应被视为一种纤维弹性假瘤 [1]。ED 的发病机制仍不清楚,不过普遍认为肩胛骨与胸壁之间反复摩擦产生的微创伤,是导致该病变中纤维弹性组织反应性增殖的可能原因 [2]。它们几乎全部位于肩胛下区,即胸壁、前锯肌和背阔肌之间(99%)[2]。
许多文献将其描述为不常见的病变 [3, 4, 5],但也有研究持相反观点,例如在对 55 岁以上女性所做的尸检研究中,报告该病变的发生率高达 24.4% [6]。在许多研究中也发现女性优势 [2, 6, 7, 8]。该病灶也经常表现为双侧。在对 1980 年至 2009 年报道的 300 例病例进行回顾时,双侧与单侧的比例为 1:1 [8]。
大多数 ED 体积较小,临床上无症状,因此常在影像学检查中偶然发现。典型表现为肩胛骨下极的边界不清肿物,症状包括肿胀、不适、肩背部弹响、僵硬以及偶尔的疼痛 [5]。
MRI 是最可靠的非侵入性诊断方法。ED 通常表现为界限清晰的节结状病灶,呈半月形,位于肩胛骨下缘,紧邻胸壁。其大多显示出与肌肉相似的信号强度,其间穿插脂肪条索,在 T1 和 T2 加权像上呈现异质性结构。在 STIR 序列中,脂肪组织依然显示低信号,而纤维组织则呈稍高信号。注射对比剂后,通常可见轻微增强,但有时也会出现类似恶性病变的明显强化,这也是不推荐在典型病例中使用对比剂的原因 [2]。
在无症状病灶的偶然诊断中无需切除,因为尚未有恶性转化的报道。只有在出现不适、肩胛弹响或阻挡以及疼痛时,才推荐行边缘切除术 [2]。
必须高度重视这种相对常见、却可能尚未被诊断的胸壁假瘤,在许多情况下(如本例)它是双侧的。

鉴别诊断列表

双侧弹力纤维瘤
脂肪瘤
脂肪肉瘤
肌内黏液瘤
胸壁转移

最终诊断

双侧背部弹力纤维瘤

证书

(无内容可翻译)

图像分析

对患者主诉区域进行MRT1w轴向成像(蓝色箭头)。

icon
MRT1w轴位成像于患者主诉区域(蓝箭头)。

在患者主诉部位进行MR-T2w轴位成像

icon
在患者主诉区域进行MR-T2w轴位成像

MR-STIR轴位成像于与先前图像相同的层面

icon
与之前图像相同层面的MR-STIR轴向成像

T2加权轴位磁共振成像,采用更大的视野。

icon
T2加权轴向磁共振成像,具有更大的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