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状骨骨样骨瘤

临床病例 01.10.2014
Scan Image
部位: 肌肉骨骼系统
类型: 临床病例
病人: 34岁,男性
作者: Ferreira I, Oliveira J, Certo M, Cardoso P
icon
详情
icon
AI报告

临床病史

一名34岁的男性,患有持续四年的腕关节疼痛病史,先后接受了桡骨茎突切除术和类固醇注射治疗,但均未获得成功。已排除外伤或其他潜在健康问题作为疼痛诱因。

影像学表现

MR影像显示头状骨明显水肿(图1)。在T1和T2加权图像中可见该骨近端极的一个小的低信号病灶,并伴有钙化成分(图2, 3)。
后续CT显示一个透亮的病灶核心,周围有薄层硬化性反应骨。还可见中心硬化点(图4)。
骨显像在MR和CT图像所示的病变对应部位显示局部放射性同位素高摄取(图5)。

病情讨论

骨样骨瘤是一种良性肿瘤,更常见于年轻患者。其主要症状是局部疼痛,通常在夜间加重,并可被水杨酸盐缓解。 [1]
骨样骨瘤在男性患者中出现的频率是女性的两倍。 [2, 3]
它们更多见于长骨,但也可影响脊柱、手足部的小骨,甚至颅骨。 [2, 3] 骨样骨瘤在手部的发病率估计为8%,最常见于指(趾)骨,其次是腕骨,较少见于掌骨。 [9]
骨样骨瘤可以通过普通X线片显示,但CT具有最好的诊断准确性,即使与MR相比也是如此。 [4, 5] 典型表现为透亮的小巢(nidus),周围有硬化骨,并且中心有硬化点。
骨显像具有高敏感性,但特异性不足,而且在MR上可能无法观察到小巢。 [6]
病变大小对于区分骨样骨瘤和成骨细胞瘤至关重要,因为后者往往更大(>2cm)。 [10]
据推测,骨样骨瘤的自然病程为自发愈合,疼痛可在6至15年后逐渐消失。 [7]
在CT引导下的操作,尤其是射频消融,已经改变了骨样骨瘤的治疗方式,并且取得了更好的疗效。 [8]
这也是我们患者的治疗选择,但尚未实施,因为他最近被诊断出脑肿瘤,需要先进行脑肿瘤的治疗。

鉴别诊断列表

头状骨的骨样骨瘤
骨样骨瘤
成骨细胞瘤

最终诊断

头状骨骨样骨瘤

证书

没有可翻译的内容。

图像分析

质子密度加权成像

icon
质子密度加权成像

T1加权图像

icon
T1加权图像

T2加权图像

icon
T2加权图像

CT影像

icon
CT影像

骨显像

icon
骨闪烁显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