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 岁男性在跌倒后出现不明确的右髋部疼痛。初始髋关节 X 光检查结果正常,他被以软组织损伤的初步诊断出院。
24 小时后,他再次就诊,出现严重的低血压和心动过速,CRP 为 376,白细胞计数正常,且无发热。
初始X线片(图1)显示正常。检查显示患者腹部柔软、无压痛,且髋关节活动范围正常。
于1天后获取的骨盆及右股骨X线片(图2)示肌筋膜平面存在透亮区,对应气体影。
紧急探查右大腿并行冲洗及坏死组织清创术时,术者注意到感染自骨盆间隙蔓延。
在图3和图4中,可见右髂窝内阑尾脓肿,内含阑尾结石。该脓肿与右髂肌及腰大肌相邻。可见右侧髂腰肌周围炎症及气体影,向右髋及大腿肌群延伸,沿肌筋膜平面蔓延。
在CT引导下,使用Merit One stop centesis导管(图5)放置引流管。
坏死性筋膜炎是一种罕见的、危及生命的肌肉骨骼软组织感染。它具有侵袭性并快速进展,感染沿深层肌筋膜平面扩散 [1]。病原微生物通常为多种微生物,包括需氧菌和厌氧菌,从葡萄球菌和链球菌到梭状芽孢杆菌和克雷伯氏菌等 [2, 3, 4]。易感风险因素包括静脉注射毒品和酗酒、术后创口、糖尿病、肥胖、周围血管疾病以及免疫功能受损的患者 [1, 5]。罕见情况下,腹腔内病因如憩室炎,或本例中的隐匿性阑尾脓肿是感染根源。
早期诊断至关重要,但常常因非特异性体征和症状而受到阻碍。需要高度的临床怀疑,但影像学检查可协助快速诊断。
受累部位的早期平片常常显示正常。随着感染进展,可在深层软组织内看到沿筋膜平面分布的气体 [6]。表层软组织增厚也可能出现,但这可能与蜂窝织炎相似。
超声检查在儿科人群中尤为有用 [5]。其主要声学表现包括筋膜增厚、筋膜间积液以及皮下水肿,伴或不伴气体。也可能观察到血管充血 [7] 和小血管血栓形成 [8]。
横断面成像可以提供感染范围信息,并且在本例中,还可提供感染病因。CT的典型征象为沿肌筋膜分布的深层软组织内气体,同时伴有炎症索条征、不对称的筋膜增厚及强化、液体积聚及脓肿 [1, 5]。伴随出现的反应性淋巴结病变及皮下水肿有助于定位。在本病例中,需要进行CT检查以明确腹腔内感染的病因,并借助CT引导对阑尾脓肿进行间隔性治疗性引流。
MRI检查可显示深层组织的高T2w炎症信号改变,在脂肪抑制序列中最易观察 [5]。肌肉信号的改变和不均匀性伴随T1w信号增高提示肌内坏死和出血。钆增强后序列通常表现为软组织炎症强化。然而,诊断时并非总需要增强,因为坏死组织、液体囊腔及脓肿可能不显示强化 [9]。
一旦确诊,通常需紧急手术干预,包括筋膜切开术和坏死组织清创。同时开始广谱抗生素治疗,直至培养获得病原微生物 [1, 5]。
由亚临床阑尾脓肿引起的暴发性坏死性筋膜炎
没有可供翻译的英文内容。
1. 常规骨盆与髋关节X线:最初X线平片未见明显骨折或脱位,髋关节间隙基本对称,骨小梁以及骨质未见明显异常。随访时,在部分影像可见软组织界面增厚,无明显确凿骨质破坏征象。
2. 右髋部横向(Cross-table)X线:提示右侧髋周围软组织增厚隐约可见,内部似可见局部气体密度征,可疑软组织内气影。
3. 盆部及髋部CT平扫及增强:在右侧髋部及盆腔深筋膜间隙可见明显气体密度影,沿深筋膜走行分布伴周围软组织肿胀,局部出现液性密度区域,可疑脓肿或坏死组织征象;进一步扫描提示阑尾区存在小范围脓肿(阑尾周围或阑尾残端脓肿),可作为感染源。盆腔脂肪间隙存在炎性渗出改变,邻近筋膜可见强化增厚,提示有进行性软组织感染征象。
结合患者年龄、跌倒后疼痛症状的演变过程、影像学上深筋膜平面内的气体及较大范围炎性改变,以及临床上出现严重全身炎症反应(CRP显著升高、低血压、心动过速)等综合分析,最可能的最终诊断为“坏死性筋膜炎(Necrotising Fasciitis)”,并且阑尾周围脓肿可能成为本次感染的潜在源头。
1. 治疗策略
2. 康复/运动处方
以上分析报告仅供临床参考,不能替代线下面诊或专业医生意见。具体诊治方案以及康复训练方式需结合患者实际情况,由临床医师和康复治疗师综合评估后制定并执行。
由亚临床阑尾脓肿引起的暴发性坏死性筋膜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