桡肱关节肥厚性滑膜皱襞

临床病例 02.12.2014
Scan Image
部位: 肌肉骨骼系统
类型: 临床病例
病人: 53岁,男性
作者: Cristina Rodríguez, Maria Dolores Martín
icon
详情
icon
AI报告

临床病史

一名53岁的男性患者,右肘出现疼痛性弹响持续一年,保守治疗无任何改善。临床检查发现,当前臂处于旋前位进行屈伸活动时,可见明显的弹响。

影像学表现

对有症状的右肘进行普通X线检查,显示未见游离体,存在进展性骨关节炎和关节脱位。

患者接受了磁共振成像(MRI),结果证实后外侧皱襞增厚,横截面积增大且信号强度不均匀(图1、2、3和4)。在邻近的肱骨小头及桡骨头的皮质下骨中也可见信号异常(图5)。

病情讨论

BACKGROUND:
症状性桡肱关节滑膜皱襞是导致肘外侧疼痛的罕见原因。滑膜皱襞被认为是正常关节发育过程中的胚胎残余,通常并不引起症状。当它们因直接撞击或反复微小损伤而肥厚时,可能会导致临床症状 [1-5].

CLINICAL PERSPECTIVE:
在临床上,患者可能出现疼痛和机械症状,包括关节卡锁和弹响。这些患者通常被诊断为肱骨外上髁炎,只有在保守治疗失败后才可能确诊为肘关节滑膜皱襞综合征 [1-5].

IMAGING PERSPECTIVE:
MRI 是评估肘关节病变的首选影像学技术。MRI 能够准确评估肥厚的滑膜皱襞、关节软骨及相关损伤。T2 加权和脂肪抑制 MRI 尤其有助于评估滑膜皱襞,其特征为厚度超过 3 mm,且形态不规则。MRI 还可用于评估滑膜炎以及桡骨头和肱骨小头的软骨损伤 [1, 2].
MR 关节造影可在无关节液的患者中显现肥厚的滑膜皱襞以及桡骨头和肱骨小头的软骨软化 [1].

OUTCOME:
初始采用非手术治疗,包括休息、物理治疗和非甾体抗炎药。若保守治疗失败,则进行关节镜下切除病变滑膜皱襞并配合物理治疗,通常可获得极佳疗效 [1, 2, 3].

TEACHING POINTS:
桡肱关节内肥厚的滑膜皱襞是滑膜膜的胚胎残余,是肘外侧撞击的罕见病因,因此常被误诊。若保守治疗时间过长而延迟关节镜手术,可能影响预后,而及时进行关节镜干预可获得良好结果。

鉴别诊断列表

肱桡关节内肥厚的滑膜襞。
肱骨外上髁炎
后骨间神经受压
关节内游离体

最终诊断

桡肱关节的肥厚性滑膜襞

证书

(无内容可翻译)

图像分析

矢状位 T2 加权脂肪抑制磁共振

icon
矢状位 T2 加权脂肪抑制磁共振

矢状位 T2 加权脂肪抑制磁共振成像

icon
矢状位 T2 加权脂肪抑制磁共振

冠状位质子密度磁共振

icon
冠状位质子密度磁共振

冠状位STIR磁共振成像

icon
冠状位 STIR 序列磁共振

冠状位 STIR 磁共振

icon
冠状位STIR磁共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