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关节后脱位:一种不常见的并发症

临床病例 24.04.2024
Scan Image
部位: 肌肉骨骼系统
类型: 临床病例
病人: 65岁,男性
作者: Rahim Akram 1, Robin D. Proctor 2, Jawad Naqvi 1
icon
详情
icon
AI报告

临床病史

一名65岁的男性患者在一次道路交通事故(RTA)中受伤。他发生了后肩关节脱位,随后进行了复位。他的左肩依然有症状。检查显示,主动前屈和外展约为60度,外旋约为70度。为此安排了1.5T的MRI检查,之后在门诊对他进行了复诊评估。

影像学表现

相关发现包括累及小圆肌(图1)的去神经性水肿,四边孔(QLS)(图2和图3)外观正常,以及伴随骨髓水肿的反向Hill–Sachs病变(图4)。无骨折。无肩袖肌腱(RCT)撕裂或盂唇撕裂。

病情讨论

背景

QLS 由小圆肌、肱三头肌和肱骨颈构成 [1,2]。在 QLS 的后上方,腋神经分为后支和前支;后支进一步分支,支配小圆肌和三角肌后部 [3]。前支则支配三角肌前 2/3。后侧肩关节脱位会将肱骨头向后推移,可能对腋神经通往小圆肌的分支造成损伤 [4,5]。在急性期,这可能表现为肌肉失神经支配并导致肌肉水肿,而在慢性期则可能出现脂肪替代 [1]。

临床观点

尽管小圆肌失神经支配常与四边形间隙综合征(QSS)相关,它也可能与肩袖(RCT)撕裂、盂肱关节囊损伤及关节脱位有关 [5]。QSS 最初被描述为后肱骨回旋动脉和腋神经或其主要分支的受压 [6]。由于腋神经分支模式多样,可能仅出现小圆肌水肿而三角肌正常 [7]。因此,对特定解剖部位的病变进行评论,有助于临床医生了解神经受到刺激的程度(基于神经分支模式)和潜在原因,例如 QLS 内的肿物或后侧不稳导致的神经牵拉。

影像学观点

对于肩关节脱位后出现活动范围受限(RROM)和持续性疼痛的情况,应考虑是否存在盂唇和/或肩袖(RCT)撕裂 [5]。在本例患者中,主要症状是活动范围受限,而首要鉴别诊断是肩袖(RCT)撕裂。因此进行了非关节造影的 MRI。但结果显示小圆肌内弥漫性水肿——肩袖结构完整。

由于水肿均匀、弥漫且肌肉结构完整,故怀疑是神经损伤而非直接外伤;若为直接外伤,通常会出现局灶性水肿和肌肉结构破坏。肌肉水肿提示依据 Sunderland 和 Mackinnon 分级至少为 II 级神经损伤,即轴索断裂(axonotmesis)[8,9]。可以通过神经传导检查或高分辨率 MRI 神经成像来追踪神经分支,以确保神经连续性并排除更高等级的神经损伤 [8,9]。

结果

由于患者仍有机械性症状,他接受了后续的肩关节造影 MRI,结果显示水肿消退(图 5)。

要点 / 教学提示

  1. 后侧肩关节脱位可损伤腋神经及其分支。
  2. 急性肌肉失神经支配表现为均匀弥漫的肌肉水肿,且无肌肉结构破坏。
  3. 肌肉失神经支配性水肿提示至少为 Sunderland 和 Mackinnon 的 II 级神经损伤(低度轴索断裂),可通过神经传导检查予以确认。

鉴别诊断列表

四边形间隙综合征
肩袖肌腱撕裂
后方盂肱关节脱位引起的小圆肌去神经支配
盂肱关节囊损伤
盂肱关节脱位

最终诊断

肩关节后脱位导致的小圆肌去神经支配

图像分析

(无内容可翻译)

icon
冠状位 PDFS 显示小圆肌去神经支配(位于白色箭头之间)。

没有可翻译的英文内容。

icon
矢状位 T1 正常四边形区(位于白色箭头之间),周围的肌肉包括:肩胛下肌(subs)、小圆肌(tminor)、肱三头肌和大圆肌(tmajor)。

(无内容可翻译)

icon
在冠状位 T1 上可见正常的四边形间隙,其上界由小圆肌形成,下界由大圆肌形成,内侧界由肱三头肌形成。

没有检测到需要翻译的英文内容,请提供具体的英文文本后再进行翻译。

icon
轴向 PDFS 反向 Hill–Sachs 伴骨髓水肿(白箭)。

(无可翻译的英文内容)

icon
后续冠状面PDFS显示小圆肌水肿消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