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 HIV 相关的踝关节和足部骨坏死

临床病例 16.02.2016
Scan Image
部位: 肌肉骨骼系统
类型: 临床病例
病人: 50岁,女性
作者: Ambra Sangiovanni, M.D., Enrico Colli Tibaldi, M.D., Ferdinando Draghi, M.D.
icon
详情
icon
AI报告

临床病史

一名 50 岁的女性,HIV 阳性,正在接受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 (HAART),出现双踝和双足无创伤性疼痛和肿胀,病程已持续数年,近期症状突然加重。她从未使用过糖皮质激素,也没有其他风险因素。

影像学表现

超声和X线检查未显示病理特征。
使用 Symphony Magnetom Maestro Class 1.5-T MRI 系统(Siemens Medical Solutions, Malvern, NJ, USA)进行了磁共振成像(MRI)。进行了矢状位 T1 加权、矢状位、冠状位和轴位 DP 脂肪抑制序列。双侧 MRI 显示胫骨远端三分之一、距骨和跟骨内存在边缘不规则的异常信号区,与严重软骨下缺血和骨水肿相关,提示骨坏死。
同时存在胫距关节和距下关节积液,以及双侧距骨和左侧胫骨近端骨骺的不足性骨折。

病情讨论

骨坏死(或“骨缺血性坏死”)源于骨细胞成分的死亡,从而导致骨骼疼痛。它被认为是由受累骨骼的血液供应中断所致 [1],并被归因于:动脉血黏度的改变、动脉血供受损、骨内血管组织被非血管组织替代、因骨内压升高导致的动脉血流减少,或由于静脉引流减少导致的高血压 [2]。
酗酒、血脂异常、血红蛋白病、高凝状态以及全身应用皮质类固醇是骨坏死最常见的危险因素。

HIV感染者中骨坏死被认为是一种罕见的并发症 [3-4],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且具有多因素特点 [2-3]。主要危险因素包括:抗磷脂抗体和抗心磷脂抗体 [5]、甘油三酯升高、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或甲地孕酮、热量摄入不足 [2-6],以及蛋白酶抑制剂的使用 [7]。
相反,HAART的作用仍存在争议。
它与多种代谢并发症相关,可导致骨质减少和骨质疏松 [8]。其机制包括:(1)体液免疫增强,导致抗蛋白S或抗磷脂抗体的产生增多;(2)高脂血症;(3)异常脂肪分布 [9-10-1],这些因素可引起外周胰岛素抵抗、脂蛋白脂酶受抑(由TNF-α介导)、HIV复制受到抑制以及内分泌稳态变化 [11]。免疫调节效应也与血清骨钙素水平上升相关 [12]。
在HIV感染者中,骨疾病可以累及一个或多个部位,并引起受累关节的疼痛和肿胀。尤其在英语文献中,髋关节是最常见的受累部位,其次是膝关节和肩关节 [7],而踝关节,尤其是双侧踝关节,则极少受累。

MRI和核素扫描目前是识别该疾病并做出正确诊断的最佳方法 [3],而常规X线和超声的作用则并不明显。
MRI可显示数种病理特征,这些特征肯定与缺血相关,提示存在骨坏死。

MRI似乎是目前识别骨坏死最可靠且安全的成像技术。
此外,有文献指出系统性皮质类固醇可能是骨坏死的一个危险因素。虽然如此,我们的患者接受了HAART,却从未使用过皮质类固醇。

对于其潜在性应有足够的认识,应鼓励采用MRI作为诊断骨坏死的有效方法。
此外,临床医生应当意识到:在HIV感染者中,HAART可能在骨坏死的发生中起主导作用,而与其他危险因素(尤其是系统性皮质类固醇)无关。

鉴别诊断列表

与HIV相关的踝关节和足部骨坏死
骨软骨骨折 [13]
骨关节炎 [13]
神经性骨关节病 [13]

最终诊断

与HIV相关的踝关节和足部骨坏死

图像分析

T1加权矢状面图像 - 右侧

icon
T1加权矢状位图像 - 右侧

脂肪抑制的DP矢状位图像 - 右侧

icon
脂肪抑制的质子密度(DP)矢状位图像 - 右侧

脂肪抑制的DP冠状位图像 - 右侧

icon
脂肪抑制DP冠状位图像 - 右侧

T1加权矢状位图像 - 左侧

icon
T1加权矢状位图像 - 左侧

脂肪抑制DP矢状位图像 - 左侧

icon
脂肪抑制的DP矢状面图像 - 左侧

脂肪抑制的DP冠状面图像 - 左侧

icon
脂肪抑制DP冠状位图像 - 左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