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双侧髂肌血肿导致血友病患者出现股神经麻痹

临床病例 18.05.2016
Scan Image
部位: 肌肉骨骼系统
类型: 临床病例
病人: 57 岁,男性
作者: Dyan Christine V. Flores
icon
详情
icon
AI报告

临床病史

57岁的男性患者,双侧腹股沟疼痛和腿部不适已持续一年(右侧比左侧更严重),但最初是左侧出现症状。

影像学表现

轴向和冠状位MR图像显示两侧髂肌内形成机化性肌内血肿,右侧更为显著并可见正铁血红蛋白。还可见左侧缝匠肌、耻骨肌、股直肌以及左侧股外侧肌和股中间肌出现肌肉水肿和不同程度的萎缩,提示去神经改变。

病情讨论

股神经起源于L2-L4脊神经前支的后支,沿着腰大肌向下走行,并经过腰大肌与髂肌之间的沟槽从骨盆穿出,在腹股沟韧带下方与股动脉和股静脉紧密相邻 [1]。

如Goodfellow等人所述,在患有血友病、其他凝血功能障碍或正在接受抗凝治疗的患者中,自发性髂肌血肿可能较为常见。根据他们的解剖学观察,紧密包绕股神经和髂肌的坚韧髂筋膜是导致股神经受压的主要原因。造成股神经麻痹的血肿必然位于髂肌内,而非腰大肌。血肿所产生的占位效应将股神经压迫在腰大肌肌腱上,导致贫血性股神经病变。髂肌内的血肿不会自行引流,长期存在,最终导致股神经受到持续压迫[2]。

如果一位存在凝血功能障碍或正在接受抗凝治疗的患者突然出现腹股沟或腿部疼痛,临床医师应该高度怀疑由自发性血肿形成导致的股神经麻痹。磁共振成像(MRI)是首选检查方式,因为它既能显示出出血的存在,也能提示神经压迫的证据[3]。

初始处理包括止血、缓解症状以及预防进一步的神经损伤。对于血友病患者,应给予新鲜冰冻血浆或更高效的人抗凝血因子球蛋白,如果血浆无效可考虑后者。如果血肿体积较小或患者临床表现有改善迹象,则可选择保守治疗,包括卧床休息并纠正凝血功能障碍。一旦怀疑神经受损或MRI显示去神经改变(如肌肉水肿或萎缩),则需要考虑外科手段,例如血肿清除或经皮引流[2, 4-5]。

鉴别诊断列表

血友病患者因双侧髂肌血肿导致的股神经麻痹
髂腰肌脓肿
髂骨骨折

最终诊断

血友病患者因双侧髂肌血肿引起的股神经麻痹

图像分析

骨盆的冠状位磁共振图像

icon
骨盆冠状位磁共振图像

骨盆的轴向MR图像

icon
骨盆轴位磁共振图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