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无纤维蛋白原血症的一种罕见并发症——骨囊肿

临床病例 13.10.2016
Scan Image
部位: 肌肉骨骼系统
类型: 临床病例
病人: 13岁,女性
作者: Mazhar Shaikh, Deepa S N
icon
详情
icon
AI报告

临床病史

13岁女孩,过去25天一直有左大腿疼痛病史。无外伤或发热史。近期X线和CT检查显示股骨有溶骨性病变。既往病史显示,她在出生后不久因脐带出血被诊断为先天性无纤维蛋白原血症。

影像学表现

左股骨近端及中段可见囊性髓内病变,长度约18厘米,宽度约1.8厘米。可见细薄的内部分隔,并沿病变全长出现骨内缘凹陷。T1WI Fat Sat及STIR序列上病变呈高信号,与血液降解产物相符。在T2WI和STIR序列中病变内部呈中等信号,提示亚急性出血。未见骨皮质破坏或相关软组织成分。未见骨膜反应。大腿肌肉信号强度正常。右大腿筛查同样显示类似病变及内部血液降解产物。近期胸部X线检查偶然发现双侧肱骨内存在溶骨性病变。

病情讨论

先天性无纤维蛋白原血症是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隐性疾病,由缺乏纤维蛋白原或第1因子引起,从而导致血液凝固障碍。血液中纤维蛋白原的正常值为2至4 g/l [1]。在先天性无纤维蛋白原血症中,纤维蛋白原水平低于0.2 g/l。该病对性别无偏好,男女患病率相同。据估计,此疾病的患病率约为一百万分之一 [2]。此疾病常在新生儿时期确诊,85%的病例会出现脐带出血 [3],或消化道、泌尿生殖道、皮肤或中枢神经系统出血。也可能发生肌肉骨骼出血,包括关节出血。先天性无纤维蛋白原血症的不常见表现包括脾脏自发性破裂和骨囊肿 [4]。骨囊肿是无纤维蛋白原血症最罕见的并发症之一,通常由骨内出血引起,尤其是在动脉入口处 [5]。它们通常出现在长骨骨皮质或小梁相邻部位的干骺端。股骨、胫骨和肱骨是最常见的部位。MRI显示长骨干骺端交界处存在带有分隔形成的多囊性病变,MRI对骨内出血有更好的诊断价值。全身MRI筛查可能有助于评估其他部位的病变。X线检查会显示长骨干骺部位的透亮性溶骨性病变。较大的骨囊肿可能会导致小梁重塑,从而在负重骨发生病理性骨折。此外,骨囊肿内的出血会引起疼痛,也可能是患者的首发症状。

鉴别诊断列表

出血性骨囊肿,作为无纤维蛋白原血症的一种并发症。
纤维性骨发育不良
动脉瘤样骨囊肿

最终诊断

骨囊肿伴出血,作为无(纤维)蛋白原血症的一种并发症

图像分析

双侧大腿MRI,脂肪抑制T1加权成像,冠状位

icon
MRI双侧大腿,脂肪抑制T1加权像,冠状位

双侧大腿MRI,STIR冠状位

icon
双大腿MRI,STIR冠状位

左大腿 MRI,T2 加权成像(矢状位)

icon
左大腿MRI,T2加权像矢状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