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15岁的女性患者被诊断为淋巴瘤,并接受了分期CT检查。
偶然发现 T6 椎体内有一处矢状裂,与蝶形椎相符。它导致了轻度右侧弯脊柱侧凸。蝶形椎上下方的椎体顺应了两侧改变后的椎间盘。
Background
蝶形椎,也称为矢状裂椎体,是一种罕见的先天性椎体异常。其形成原因是椎体外侧两半部未能融合,因为在它们之间持续存在脊索组织 [1]。
Clinical Perspective
尽管并不常见,这种异常通常被认为是无症状的 [2]。它可与诸如Pfeiffer、Jarcho-Levin、Crousen以及Alagille等综合征相关联 [3]。另外,前方脊柱裂,伴或不伴前方脑脊膜膨出,也是可能的相关表现 [1]。
Imaging Perspective
这种异常通常出现在胸椎或腰椎段 [1]。
受累椎体通常较宽,形似蝴蝶,因此得名。
在蝴蝶椎的上下方,椎体常可见沿邻近终板出现的凹陷,以适应两侧改变的椎间盘。
该缺陷可以是完全的(如本例所示),也可以是部分的,有时在缺陷处可见骨桥形成 [1]。
Take Home Message
了解这一现象对于正确诊断十分重要,因为它可能与其他病理状况相混淆,如骨折、感染或转移病变等 [3]。
蝶形椎 - 矢状裂椎
在胸椎的纵向或横断位图像中,可见一椎体呈明显的矢状裂隙,左右两侧椎体似由中央向两侧分离,表现出“蝶形”改变。该椎体边缘光滑,未见新发骨质破坏或明显硬化。椎间盘与上下相邻椎体承担的应力适应,呈现相应略凹的终板结构,亦未见明显病理性占位或骨折表现。
结合患者目前可及病史及影像表现,这种椎体畸形符合典型的“先天性蝶形椎”影像学特征。该畸形通常为偶然发现,患者多无明显症状或需要特殊处理。若无其他病变征象,可视为先天性变异。
对于单纯先天性蝶形椎,并在临床无明显症状的患者而言,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主要关注以下几点:
在整个康复计划中,应密切关注患者是否出现腰背痛或脊柱畸形进展。结合患者的身体条件(如骨量、心肺耐力)个体化地逐步增减运动量,确保训练安全有效。
免责声明:本报告为基于患者提供的有限信息所作的参考性分析,不能替代线下面诊或专业医生的意见。具体诊疗方案请依据临床实际情况并咨询专业医疗机构。
蝶形椎 - 矢状裂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