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凡综合征中的前骶脑膜囊肿

临床病例 23.01.2017
Scan Image
部位: 肌肉骨骼系统
类型: 临床病例
病人: 50 岁,女性
作者: Kalsy, N & Biswas, S.
icon
详情
icon
AI报告

临床病史

一名50岁女性,既往有马凡综合征病史,因晶状体脱位导致失明,曾因升主动脉瘤接受David手术,目前因背部疼痛和泌尿系统症状就诊。

影像学表现

平片显示腰椎退行性改变,并在腰骶椎椎体后缘出现凹陷 [Figure 1].

作为主动脉手术随访所进行的计算机断层扫描(CT)显示,椎体后缘凹陷同时伴有右侧前骶孔扩大,以及一个充满液体的骶前包块 [Figure 2].

对整个脊柱进行的磁共振成像(MRI)显示,一个大的前骶脑脊膜囊膨出,大小为11cm(T)×9cm(AP)×9cm(CC)。它通过S2-S3水平的右侧前骶孔向外延伸 [Figure 3]. 该病变向前推移子宫和膀胱 [Figure 4]. 此外,在其他腰骶节段也可见硬膜扩张导致的椎体后缘凹陷。

病情讨论

硬脊膜和蛛网膜从骶椎椎管前方疝入骨盆,会导致前骶脑(脊)膜膨出(ASM)[1]。

病因是多因素的 [1, 2]
• 先天性骶骨或胶原缺陷,例如马凡综合征
• 脊柱退行性改变导致椎间孔扩大
• 创伤性损伤伴神经根撕脱
• 医源性损伤

先天性ASM通常发生在每1000名新生儿中约有1例 [3, 4],且女性居多(4:1)[5, 6]。最初通常无症状,后期可因增大而出现压迫症状,如背痛或坐骨神经痛、尿失禁和便秘 [1, 5]。

患有结缔组织病(如马凡综合征和神经纤维瘤病)的患者,ASM及其相关异常(如脊柱裂和肛门闭锁)的发生率更高 [5, 6]。马凡综合征与异常的fibrillin-1产生有关,导致弹性纤维的碎裂和紊乱 [7]。由于脉动性脑脊液与重力产生的静水压力,变弱的硬脊膜囊更容易被牵拉并扩大。ASM常见于L3至S1节段 [8, 9]。随着患者年龄的增长,硬脊膜囊会进一步扩大,导致椎弓根和椎板变薄,神经孔变宽,从而出现椎体后缘凹陷 [6]。

初步检查可通过普通X线片示椎体后缘凹陷或骶骨的骨性畸形,如弯刀状骶骨(在一个或多个节段缺失骶骨一侧)[6]。CT可进一步显示骨性解剖,而MRI是首选检查方法,可清晰显示ASM、神经根以及并发症(如脊髓栓系、肿瘤或脂肪瘤)。有时,若ASM与蛛网膜下腔的通道狭窄,CT/MRI未见明显沟通,则需通过脊髓造影来证实二者的连通性。

对于ASM是采取保守治疗还是手术治疗存在争议。有研究主张对于无症状病例可采用保守治疗,但也有文献认为早期手术治疗成功率更高且并发症更少 [5, 8]。手术的目的是阻断ASM与蛛网膜下腔的连通并松解神经根 [6]。

手术方式包括:
• 经后方入路:进行骶椎椎板切除以结扎ASM颈部 [8]。
• 经前方经腹入路:通常用于体积较大的ASM,伴有其他腹部异常时 [8]。
• 腹腔镜手术:适用于狭窄的ASM [10]。
• 腰-腹腔分流术:用于高压ASM且手术无效的患者 [2]。

鉴别诊断列表

骶前脑膜囊肿
尾肠重复囊肿
骶前神经源性囊肿
神经外胚层性囊肿

最终诊断

前骶部脑膜膨出

图像分析

侧位腰骶部X线片

icon
腰骶部侧位X线片

下腹部动脉期矢状面图像

icon
下腹部动脉期矢状位图像

腰椎矢状位 MRI T2 序列

icon
腰椎矢状位T2序列核磁共振

腰椎轴位MRI T2序列

icon
腰椎轴位 MRI T2 序列

骨盆MRI T2轴位序列

icon
骨盆MRI T2轴位序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