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部类风湿性关节炎

临床病例 31.01.2017
Scan Image
部位: 肌肉骨骼系统
类型: 临床病例
病人: 69岁,女性
作者: Raquel Monreal Beortegui, Jokin Zabalza Unzué, Ainhoa Ovelar Ferrero, Nerea Baraibar Argota.
icon
详情
icon
AI报告

临床病史

一名69岁的女性,因左侧进行性肩痛已持续2年就诊。她还提及右腕疼痛发作。血检显示白细胞增多并伴有中性粒细胞增多,以及急性期反应物和肝酶水平升高。
一年前进行的MRI检查显示冈上肌腱病变和肩峰下滑囊炎。

影像学表现

X光显示左肩软组织肿胀以及锁骨远端侵蚀。进行肩关节MRI检查,发现肩峰下-三角肌下滑囊扩张伴关节积液和滑膜增生,在T2加权图像上呈高信号并在注射钆剂后增强。描述了滑囊内多个在所有脉冲序列上均呈低信号的游离体。此外,患者存在肱骨头侵蚀和肩袖撕裂。

MRI还证实了锁骨远端的侵蚀及骨髓水肿,提示肩锁关节的炎症过程。还观察到锁骨上及腋窝淋巴结。

患者接受了滑囊切除术及关节内游离体取出术。组织病理学分析与类风湿关节炎所见的滑膜改变相一致,并出现纤维性小体(“米粒体”)。

病情讨论

类风湿性关节炎(RA)是一种慢性自身免疫性多系统炎性疾病,主要损害滑膜组织。它影响约0.5-1%的成年人群,主要发生在45-65岁女性(男女比例约为2-3:1)[1]。

AR 的诊断基于临床、放射学及血清学结果。2010年,美国风湿病学会和欧洲抗风湿病联盟发布了新的分类标准,以便于早期诊断[2]。

临床症状具有慢性和波动性,主要表现为多关节疼痛、晨起关节僵硬,以及其他关节外表现,如发热、疲劳和体重下降。关节炎的症状通常首先出现在较小的关节(手和腕关节),呈对称性近端分布。随着疾病进展,症状会累及其他关节[2, 3],例如肩关节,在长期病程的患者中约有91%会受累[4]。

RA 的特点是滑膜增生和赘生组织(pannus)形成,这是 RA 发病机制中的基本因素[5]。

X 线典型表现为软组织肿胀、对称性关节间隙变窄、骨质疏松以及由赘生组织导致的边缘性骨侵蚀[6]。远端锁骨骨溶解也可能出现[7, 8]。

由于早期发现主要是软组织改变,而其他成像技术对其具有更好的检测能力,故在外周病变评估中,通常不常使用计算机断层扫描。因此,它主要用于评估脊柱 RA 以及围手术期的评估[9]。

MRI 在评估炎性疾病方面比 X 线片更具敏感性,并可在常规 X 线检查之前数年就检测到骨侵蚀[10]。滑膜炎是 AR 患者最早期的表现。MRI 可以直接显示赘生组织(pannus),在 T1 加权像上表现为低信号,在 T2 加权像上为高信号,并在注射钆对比剂后增强[11, 12]。该技术还可检测 RA 早期阶段出现的骨髓水肿和关节积液[13]。在 RA 中也可出现自发性肌腱断裂[8, 12]。

由于非特异性慢性滑膜炎,关节腔内可出现多发性小游离体,即 Rice bodies [9, 12, 13]。它们在 T1、T2 和质子密度加权像上呈等或低信号。手术取出可缓解症状。

RA 患者的预期寿命通常缩短 3 至 12 年,主要原因是心血管疾病[2]。唯一能够影响疾病进程的治疗药物是改善病情抗风湿药(DMARDs)。非甾体抗炎药和皮质类固醇也被使用[9]。

鉴别诊断列表

类风湿性关节炎
滑膜软骨瘤病
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
血友病性关节病
淀粉样蛋白关节病
晶体沉积性疾病(单钠尿酸盐
焦磷酸钙二水合物)

最终诊断

类风湿性关节炎

图像分析

肩部X线

icon
肩关节X线检查

冠状面MRI图像

icon
冠状位MRI图像
icon
冠状面磁共振图像
icon
冠状位 MRI 图像

冠状面和轴向T1加权脂肪抑制钆增强图像

icon
冠状位和轴位 T1 加权脂肪抑制钆增强图像
icon
冠状位和轴位 T1 加权脂肪饱和钆增强图像

梯度回波序列

icon
梯度回波序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