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鲁氏菌病导致的单侧骶髂关节炎:MRI表现

临床病例 18.04.2017
Scan Image
部位: 肌肉骨骼系统
类型: 临床病例
病人: 34岁,女性
作者: Kontaki T, Kotoula A, Katsiris N, Siskas D, Pozoukidis C
icon
详情
icon
AI报告

临床病史

一名34岁的患者因下腰痛、右侧腰部疼痛和不适入院。患者发热(38.5℃)。血清学检测显示布鲁菌为致病微生物。平片结果正常(图1)。临床医生要求对腰椎和骶髂关节进行MRI检查。

影像学表现

MRI检查显示右侧骶髂关节有少量积液,并伴随少量骨侵蚀以及髂骨和骶骨的骨髓水肿(在STIR序列上呈高信号,在对比增强脂肪抑制T1加权图像上可见强化),与炎症相符。骨髓水肿分布以髂骨为主。
此外,在右侧髂腰肌可见肌肉水肿,未见脓肿形成(Fig. 2, 3)。腰椎MRI结果正常。
患者接受了三联抗生素治疗。三个月后复查MRI显示肌肉水肿消退,但骨炎性病变范围扩大(髂骨和骶骨水肿更为广泛)(Fig. 4, 5, 6, 7)。
继续治疗后,又于三个月后进行随访MRI检查,显示肌肉水肿消失,骨髓水肿也得到缓解(Fig. 8)。

病情讨论

布鲁氏菌病是一种全球范围内的人畜共患病。未经过巴氏消毒的牛奶以及偶尔的动物接触被认为是普通人群感染的来源。
患者的典型表现是发热,可呈波动性并持续2-3周。关节痛、肌痛和背痛也很常见。
通过血检对感染进行诊断,并确定布鲁氏菌的类型。
布鲁氏菌病可能影响身体的任何部位,可表现为局灶性或全身性,但它对腰椎有较强的亲和力。椎间盘炎是布鲁氏菌病最常见的并发症,报告的发生率为6%至58%。由布鲁氏菌导致的骶髂关节炎通常为单侧[1, 2]。
常规X线通常是诊断骶髂关节炎的初始成像方法。然而,对于疾病早期发现骨异常的敏感性较低。
CT检查对于发现轻微的骨侵蚀和关节间隙变窄具有更高的敏感性。
MRI被认为是评估骶髂关节炎的首选方法,因为它没有电离辐射,而且能够显示疾病的早期改变和炎症活动。应获取冠状面和轴面图像,通常以斜面方式采集[3]。
- 骨侵蚀是指关节边缘的骨质缺损,反映了由于炎症造成的结构性损害。
- 骨下骨髓水肿在T1序列上表现为低信号,在T2序列上(特别是在T2加脂肪抑制和STIR序列)表现为高信号。在静脉注射钆剂后的T1加脂肪抑制序列上,可见骶髂关节间隙及周围骨髓的强化,这一发现高度提示疾病处于活动期。
- 关节间液体积聚在T2序列上更易观察,主要在T2加脂肪抑制和STIR序列中[3, 4]。
- 关节周围肌肉水肿,通常见于髂腰肌,对感染性骶髂关节炎具有强烈提示作用。因此,在评估骶髂关节时,应仔细检查周围肌肉是否存在异常的信号强度[5]。
患有布鲁氏菌脊椎炎和骶髂关节炎的患者至少需接受6-8周至6个月不等的联合抗生素治疗,具体时长取决于疾病的严重程度[1]。
总之,MRI是在早期诊断感染性骶髂关节炎方面最重要的成像方式,尤其有助于显示早期病变、疾病活动性以及治疗反应。了解不同阶段布鲁氏菌相关骶髂关节炎的MRI表现对于诊断和治疗这种疾病至关重要。

鉴别诊断列表

布鲁氏菌病中的单侧骶髂关节炎
强直性脊柱炎早期阶段
结核性骶髂关节炎

最终诊断

布鲁氏菌病引起的单侧骶髂关节炎

图像分析

冠状位STIR图像

icon
冠状位STIR图像

轴向T1加权图像

icon
轴向T1加权图像

对比增强脂肪抑制T1加权图像

icon
对比增强脂肪抑制T1加权图像

随访MRI,轴位STIR图像

icon
随访MRI,轴向STIR图像

轴向STIR图像

icon
轴位 STIR 图像

轴向STIR图像

icon
轴向 STIR 图像

轴向STIR图像

icon
轴向STIR图像

普通平片

icon
普通X线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