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利佩尔-特雷诺内综合征

临床病例 03.04.2018
Scan Image
部位: 肌肉骨骼系统
类型: 临床病例
病人: 3岁,女性
作者: Dr. Chaitnya Patel, Dr. Viral Panchal, Dr. Bhagvati Ukani, Dr. Tapas Shah
icon
详情
icon
AI报告

临床病史

患者主诉左下肢肿胀和色素沉着。
局部检查发现左下肢外侧有静脉曲张。
Brodie Trendelenburg 试验显示大隐股静脉交界处功能正常,Pratt 试验显示深静脉系统功能正常。

影像学表现

CT血管造影和静脉造影在双下肢以连续1毫米轴向切片完成。自D10椎体至踝关节范围内,于注射造影剂后立即进行CT扫描。针对腹主动脉、主动脉分叉、髂动脉、股动脉及腘动脉进行了特殊重建的CT血管造影。
在左下肢(即左大腿、左小腿和足部)可见多条静脉侧支通道。它们起源于左侧股总静脉,平均直径约10毫米,沿左下肢外侧皮下走行,并与左下肢多条侧支相互交通。
左下肢的皮下组织增厚,并伴有肌肉肥大。
左侧髂总静脉、左侧髂外静脉、左侧股总静脉、左侧腘静脉、左侧前后胫静脉均显示正常,并可见良好的造影剂充盈。

病情讨论

A. 背景:Klippel-Trenaunay 综合征是一种先天性血管异常,临床上以皮肤血管瘤、肢体肥大(包括软组织和骨组织)以及静脉曲张为其标志性特征。目前尚不清楚其遗传易感性和确切发病率。关于其发病机制有多种推测。根据 Servelle 理论,静脉曲张和组织肥大是由于静脉阻塞所致。也有研究指出调控血管重塑的 Angiopoetin-2 拮抗作用 [4] 可能与之相关。在分子水平上,调节血管生成的 VG5Q 基因表达也可能参与了本病的发病过程 [2]。

B. 临床角度:其经典三联征包括葡萄酒样痣(鲜红斑痣)、骨与软组织过度生长以及静脉曲张。同时也要注意并发症,如表现为肢体疼痛肿胀的下肢深静脉血栓,以及以呼吸困难为特征的肺栓塞。

C. 影像学角度:
影像学检查的目的是寻找动静脉分流,并评估畸形的严重程度和范围。
下肢彩色多普勒检查用于评估静脉系统,并排除任何并发症(血栓、分流、功能不全)。骨的过度生长可通过普通 X 光和 CT 扫描测量骨长度来判断。腹部超声和 CT 则用于观察内脏器官是否受累并评估静脉侧支循环,这对于手术规划具有帮助。
血管造影可见小腿部位的浅表静脉曲张,且在大腿和小腿外侧可发现具有诊断意义的 “Servelle 边缘静脉”。
然而,最终诊断仍主要依赖于临床,根据其典型特征作出判断。

D. 结局:
Klippel-Trenaunay 综合征的治疗主要以保守治疗为主。对于出现 DVT 和蜂窝织炎等并发症的病例 [3] 则可考虑手术干预。压力衣物对于淋巴水肿和静脉功能不全的管理有帮助。

E. 结论:
KTS 的临床表现差异很大 [1]。其需要与 Parkes-Weber 综合征相鉴别,后者存在显著的动静脉分流。影像学并不用于诊断,而是用于制定管理策略和发现并发症。治疗多以非手术为主。

鉴别诊断列表

Klippel-Trenaunay综合征(无任何并发症)
Parkes-Weber综合征
普罗透斯综合征

最终诊断

无并发症的克利佩尔-特雷诺奈综合征

图像分析

CT血管造影伴三维容积重建

icon
带VRT的CT血管造影
icon
带VRT的CT血管造影

患者照片

icon
患者照片

左腿CT血管造影(轴向)

icon
左下肢CT血管造影(轴位)
icon
左腿CT血管造影(轴位)
icon
左腿CT血管造影(横断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