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岁女性出现膝关节疼痛,临床怀疑髌腱病和外侧半月板撕裂。
膝关节MRI显示盘状外侧半月板。前下方和后上方腘半月板束发生损伤。
外侧半月板后角外围与腘肌腱之间出现增宽且异常的分离。
背景:外侧半月板的附着点比内侧半月板更少,容易导致半月板不稳定。虽然半月板根部附着点和半月胫骨(冠状)韧带作为重要的静态稳定结构,但它们还受到腘半月韧带束的强化,后者在膝关节屈曲过程中可能在外侧半月板的动态稳定中发挥重要作用 [1, 3]。这些韧带束的破坏与外侧半月板过度活动的病理生理过程相关 [1]。
临床观点:临床表现通常为年轻患者的外侧室疼痛,有时伴随机械性症状。传统的半月板病变体检可能呈阴性,然而行“4字”体位检查(figure-4 test)时可能引起疼痛 [1]。在关节镜检查中可通过使用关节镜探针演示半月板的前移来诊断外侧半月板过度活动 [1]。
影像学观点:在膝关节MRI检查中很少诊断出外侧半月板过度活动 [1],然而文献指出,对于手术证实的病例,经对据称正常的检查结果进行仔细的回顾分析,常可发现腘半月韧带束的异常 [1]。要想在检查时做出前瞻性诊断,就需要在适当的临床表现下仔细评估外侧半月板的附着点,并保持高度怀疑。
结果:一项已发表的病例系列研究表明,修复腘半月韧带束并稳定外侧半月板,可改善临床预后 [2]。
教学要点:在较年轻且伴有外侧疼痛和/或机械性症状的患者中,应仔细评估腘半月韧带束。
“已获得书面患者知情同意用于发表。”
过度活动性盘状外侧半月板
根据提供的膝关节MRI图像,联合患者的临床症状(膝关节疼痛,疑似髌骨腱病和外侧半月板损伤),可见如下影像学特征:
结合临床病史及影像表现,可能的诊断包括:
结合患者45岁女性、外侧膝关节疼痛、临床查体疑似外侧半月板损伤及髌骨腱疼痛表现,以及MRI提示外侧半月板及腘肌半月板纤维束等结构异常,最可能的诊断为:
若需更明确区分半月板的不稳定类型及撕裂程度,可考虑进一步行关节镜检查,以直接观察并确认半月板及腘肌半月板纤维束附着处的完整性。
根据本例患者的症状、影像表现及身体状况,可考虑以下治疗和康复策略:
在康复过程中应密切关注膝关节反应,若出现持续性疼痛加重或关节活动受限,应暂停相关训练并及时复诊。
免责声明:本报告为基于当前提供信息所做的医学分析,仅供参考,不能替代线下就诊或专业临床医生的诊断和治疗意见。如有身体不适或进一步的健康疑问,请及时就医或咨询专业医生。
过度活动性盘状外侧半月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