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人男性踝关节原发性滑膜骨软骨瘤病

临床病例 29.04.2020
Scan Image
部位: 肌肉骨骼系统
类型: 临床病例
病人: 40岁,男性
作者: Niharika Prasad
icon
详情
icon
AI报告

临床病史

一名四十岁的男性患者,右踝外侧出现逐渐增大的肿胀,最初是在两年前发现。该肿胀伴随疼痛,步行时加重,休息时缓解。肿胀处表面皮肤看起来正常,无疤痕或窦道。既往无该部位外伤。远端神经血管检查未见异常。

影像学表现

在外部检查时,患者在右踝后外侧部位出现肿胀。放射学检查显示在外踝附近有一个轮廓清晰的软组织肿胀,其中伴有部分钙化的结节。未见明显的骨质侵蚀。考虑到滑膜软骨瘤病的可能性,并为更好地评估病变范围、是否存在骨侵蚀或退行性改变以及排除恶性肿瘤,计划进行断层成像。

平扫CT显示一个分叶状软组织密度病灶,内有骨软骨样游离体。腓骨外观正常,无侵蚀或骨膜反应。踝关节无关节炎表现。未增强的MR图像显示在腓骨外踝附近有一个以T2高信号为主的病灶,大小约5×5×2.2厘米。病灶内可见少量液平面。T1加权图像上可见少数与骨等信号的分散碎片。腓骨肌腱可单独显示且正常。

计划手术取出游离体、缓解疼痛并预防早期骨关节炎。手术中切除了一个分叶状、覆有滑膜的肿块,内含多个结节。组织病理检查显示软骨结节由滑膜包绕,且存在少量骨化区域。未见异型增生或恶性特征。

病情讨论

滑膜骨软骨瘤病有两种形式——原发性和继发性。原发性形式是一种良性疾病,其特点是在关节(关节内型)、滑囊或腱鞘(关节外型)的滑膜中增生出多个软骨结节。病变中最终可能形成骨化区域。其常见发病年龄在第三到第五个十年之间。继发性形式中通常伴有骨关节炎,多见于年长患者。[1] 它通常仅累及一个关节,最常见于膝关节。其他可能受累的关节包括髋关节、肩关节和肘关节。[1] 本例关节外软骨瘤病似乎起源于腱鞘膜,或可能起源于在腓骨粗隆处可形成的附着性滑囊。当这种附着性滑囊发炎时,可能会逐渐出现症状。

患者可表现为疼痛、肿胀以及受累关节活动度受限。平片可显示多个大小和形状相似的关节内钙化灶,呈现“环与弧”的软骨矿化类型。相邻的骨侵蚀可能存在,在CT上显示更清晰。MR成像通常在T1序列上呈低至中度信号,T2序列上呈高信号,并可见低信号钙化。MR能更好地显示病变在关节内的范围,并且可视化肌腱,从而有助于更好的手术规划。对比增强检查可见周边和分隔样强化。[2] 腱鞘巨细胞瘤不仅在MRI信号上有所不同,而且通常无钙化。关节外软骨瘤与腱鞘或滑囊无关,也无滑膜衬里。它更常见于手和足的关节。骨髓受侵或骨侵蚀则提示可能转化为软骨肉瘤,但这种情况罕见。

治疗方式为彻底清除滑膜并去除软骨性游离体,以防止将来复发。[3] 手术规划可能依赖于受累关节,例如髋关节的关节囊更紧密,导致更高的压迫和关节内压力。[4] 过去通常采用开放手术,近来则更倾向于关节镜手术。文献中报道的复发率约为7%到23%。[5]

已获得患者签署的书面知情同意书用于发表。

鉴别诊断列表

踝关节关节外原发性滑膜骨软骨瘤病
继发性滑膜软骨瘤病
腱鞘巨细胞瘤
关节外软骨瘤

最终诊断

踝关节关节外原发性滑膜骨软骨瘤病

图像分析

未检测到任何需要翻译的英文内容。

icon
显示在右踝后外侧存在一个肿块的影像。覆盖该肿胀处的皮肤

没有检测到可翻译的英文内容。请提供需要翻译的具体文本。

icon
前后位和侧位X线片显示在外踝附近有少量游离体,与 sof 相关。

对不起,没有检测到需要翻译的英文内容。

icon
踝关节的轴位平扫CT显示外踝附近有软组织病变,并出现多个骨化灶。

(无英文内容可翻译)

icon
冠状位CT骨窗显示踝关节后外侧出现多发骨化,无骨质侵蚀。

(无内容可翻译)

icon
右踝关节 T1 加权轴位磁共振图像显示在病变内有少量游离体。腓骨肌腱可见于病变相邻处。

没有可翻译的内容。

icon
冠状位 T2 加权图像显示在右侧腓骨外踝附近的病变中有游离体。

没有可翻译的内容。

icon
轴向PD序列MR图像显示存在游离体,未见骨髓水肿。病灶内可见一个小液平面。

icon
术中图像显示对外踝处的滑膜衬裹病变进行解剖。

目前没有可供翻译的英文字段。

icon
踝关节滑膜骨软骨瘤病切除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