踝关节内侧的一块骨性碎片

临床病例 22.06.2020
Scan Image
部位: 肌肉骨骼系统
类型: 临床病例
病人: 38岁,男性
作者: Miraude EAPM Adriaensen, MD, PhD, MSc, EDiMSK1, Professor Ramy M Mansour2
icon
详情
icon
AI报告

临床病史

一名38岁的男性因右脚踝受伤后出现踝关节疼痛就诊急诊科。由于高度怀疑骨折,进行了CT扫描。该患者没有去任何后续门诊随访并最终失访。

影像学表现

冠状位(图 1)和轴位(图 2)CT 图像显示,在内踝内侧的软组织中出现一小块骨碎片,代表踝关节内侧屈肌支持带附着点处的撕脱性骨折。本例中,踝关节内侧屈肌支持带的撕脱性骨折在 X 线检查中未能发现。此外,CT 扫描还显示距骨内侧存在骨折。

病情讨论

背景 内侧屈肌支持带从内踝延伸至跟骨的后上方,并构成跗管的内侧和后方边界 [1,2,3]。 支持带的功能是将肌腱固定在其下方骨组织上 [1,3]。 跗管从前到后依次包含:胫后肌腱、趾长屈肌腱、胫后动脉、胫后静脉、胫后神经以及拇长屈肌腱 [4]。 软组织中的局部密度可能代表异物、骨化或钙化 [5]。

临床意义 内侧屈肌支持带的骨膜撕脱在踝关节中十分罕见 [2,6]。 内侧屈肌支持带的损伤通常发生在其附着于内踝处 [2]。 损伤机制包括强制性踝关节外翻或强迫性背屈,再加上紧张的胫后肌腱或踝关节急性损伤合并骨折 [2,3,6]。 内侧屈肌支持带损伤的一项重要并发症是后胫肌腱的前方脱位 [2,6]。

影像学意义 内侧屈肌支持带的撕脱性骨折在踝部X线中可能是隐匿的 [6]。 CT是显示骨片的最佳方式。 在不同扫描位置(例如运动中成像)的MRI对于发现后胫肌腱脱位十分重要,因为在静态成像中可能被漏诊。 包括动态操作在内的超声检查也可用于诊断后胫肌腱脱位 [4,6,7].

预后 内侧屈肌支持带撕脱性骨折的治疗通常是保守治疗 [2]。 除非同时存在后胫肌腱脱位,则建议进行手术 [2,6].

要点 / 教学提示

当您在踝关节内侧于X线或CT上发现骨片时,应考虑内侧屈肌支持带的撕脱性骨折。

当存在内侧屈肌支持带撕脱性骨折时,务必检查后胫肌腱是否脱位。

鉴别诊断列表

踝关节内侧屈肌支持带撕脱性骨折
异物
外周血管钙化
腱鞘骨软骨瘤病
钙化性肌腱病

最终诊断

踝关节内侧屈肌支持带撕脱性骨折

图像分析

没有可翻译的英文内容。

icon
右踝关节冠状位 CT 显示在内踝内侧软组织内有线性局灶性致密影。

对不起,我没有看到任何需要翻译的英文内容。

icon
右踝关节的轴位 CT 图像显示在内踝内侧的软组织中有一条线状局部致密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