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22岁女性,左膝外侧疼痛和肿胀已持续两周,伴有活动受限。她于三年前有跌倒并伤及左膝的病史,无发热史。检查时可触及肿块并有局部压痛。先前在另一家机构进行的超声检查显示,膝关节外侧有一个囊性病变,被认为是腱鞘囊肿。
进行了非增强膝关节MRI(磁共振成像)。前交叉韧带(ACL)增厚,在所有序列上均可见弥漫性高信号,提示黏液样变性。内侧半月板、后交叉韧带以及内侧和外侧副韧带均显示正常。外侧半月板可见桶柄样撕裂,撕裂片向内翻转。可见一个界限清晰的囊性病变,大小为36×29×19毫米,起源于外侧半月板前角。其内部可见薄的隔膜,边缘光滑。该病变向前凸起进入霍法脂肪垫,并对下方胫骨前皮质造成轻度凹蚀。在外侧半月板后体部附近可见一个小囊肿。
所有骨骼的骨髓信号均正常。未见关节积液。患者被转诊至上级医院进行大型半月板旁囊肿的手术处理。
在对创伤后膝关节进行影像检查时,解剖学知识对于鉴别囊性和“囊样”病变至关重要。这些病变包括:腘窝囊肿、腱鞘囊肿、滑膜囊肿、半月板囊肿以及骨内囊肿,而“囊样”病变包括可能模拟囊肿的充满液体的滑囊和隐窝。除创伤外的其他病因还包括骨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痛风和系统性红斑狼疮。旁半月板囊肿是指在半月板旁观察到的边界清晰的液体集合,可能表现出分叶、内部隔膜以及罕见的骨质侵蚀。半月板内囊肿则出现在半月板内部。[1] 超声、CT、关节造影和MRI是评估这些病变的各种成像技术;MRI因其无创、无电离辐射且软组织对比度优越而成为首选方法。[2]
腱鞘囊肿可位于关节外、关节内、骨膜或骨内,但与半月板撕裂无关。关节外型最常见,表现为被致密结缔组织包绕且无滑膜衬里的囊性肿物。半月板囊肿则与水平型半月板撕裂相关,目前认为其形成原因是关节液通过相邻的半月板撕裂处挤出所致。[3] 滑膜囊肿可通过其滑膜衬里与其他关节旁病变相区分。[4] 最常见的例子包括贝克囊肿和近端胫腓关节滑膜囊肿。四肢中的囊肿通常无症状,但如果出现炎症改变、破裂、出血或感染,可能会引起疼痛或不适。对于伴有软组织肿块的复杂性囊肿,则需要排除恶性可能性。
手术切除、抽吸和类固醇注射是治疗选择,然而保守治疗的复发率较高。[5]
与“提桶柄撕裂”相关的半月旁囊肿
根据提供的膝关节MRI影像,可见左膝关节外侧(外侧半月板附近)存在界限清晰的囊状异常信号。在T2加权像上,该囊性病灶呈高信号,形态相对规则,可见病灶紧邻半月板边缘,无明显软组织或骨质破坏征象。半月板内缘亦可疑显示细微信号异常,提示可能存在半月板轻微撕裂或裂隙。
软骨面整体轮廓尚可,股骨髁及胫骨平台骨质未见显著破坏或明显骨髓水肿信号。周围软组织未见大范围水肿征象,但局部可见少量炎性改变。
结合患者外伤史(3年前摔伤)、局部症状(外侧膝关节疼痛、活动受限)及今回MRI影像学表现,最可能的诊断为:左膝外侧半月板轻度撕裂伴旁半月板囊肿。
此病变常见于与半月板水平或斜行撕裂相关的关节液外渗,形成了半月板周边囊状病变;与超声报告“囊肿样病变”相符合。
康复训练应遵循循序渐进和个体化原则,可参考以下方案:
在此过程中,如果患者骨质相对脆弱或存在其他潜在健康问题(如心肺功能障碍),应进行相应的医学评估,确保运动方式安全可控。
此报告仅基于提供的信息进行初步分析,旨在为患者和临床医师提供参考。具体诊疗需结合更多检查结论及线下面诊进行综合判断,不能替代专业医生的当面诊断和治疗意见。
与“提桶柄撕裂”相关的半月旁囊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