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岁男性的骨膜下囊性病变

临床病例 02.03.2021
Scan Image
部位: 肌肉骨骼系统
类型: 临床病例
病人: 48岁,男性
作者: Natividad Gómez Ruiz, MD;  Noelia Arévalo Galeano; Eliseo Vañó Galván
icon
详情
icon
AI报告

临床病史

一名 48男性,无既往临床记录,主诉非创伤性膝后部疼痛。骨科医生未发现可触及的肿块,并为排除半月板撕裂而转诊该患者进行右膝磁共振(MRI)检查。

影像学表现

右膝的MRI显示,在膝关节后方的腘窝上方且深于腘窝血管处,可见一个界限清晰的囊性软组织病灶。该病灶具有 低信号强度 高信号强度 于T2-加权图像(WI)序列(图 1、2 和 4),在T1-WI(图 3)上则表现为低到中等信号,并呈分叶状轮廓,边界清晰且壁薄。在其上方,病灶紧贴股骨干后侧皮质,并部分位于骨膜下(图 2 和 4)。在该病灶内未发现含铁血黄素或结节性成分(图 2)。静脉注射对比剂后,病灶无明显强化(图 5)。

病情讨论

后膝部疼痛可能由多种疾病引起,其中最常见的是Baker囊肿、半月板撕裂以及软组织或骨肿瘤。神经或血管病因较少见 [1]。

腱鞘囊肿是关节周围非常常见的软组织病变,主要见于出现退行性或炎性关节疾病的四肢。大多数无症状,但有时可能与由于邻近结构受压、炎症、感染、破裂或出血等因素所引起的疼痛相关 [2]。

骨膜或骨膜下腱鞘囊肿是一种非常罕见的疾病,推测是由长骨骨膜的黏液样变性所致,通常发现于下肢,典型地位于外侧骨皮质且无骨髓内成分。部分报告病例显示病变可向邻近软组织扩展 [3]。

虽然最终诊断依靠组织病理学(黏液样囊肿被纤维组织包绕,内部有一层或假滑膜细胞),但在特定临床情况下,MRI可具诊断意义 [4],因为它在T2WI序列上显示高信号的囊性病变,而无强化或复杂特征,有时仅可见薄的内部隔膜。因此,MRI被认为是首选的成像技术,用于证实病变的囊性性质、寻找病变与关节之间潜在的交通,并将其与实体骨或软组织肿瘤相区别。超声或CT可用于引导介入治疗。

虽然骨膜囊肿被认为是具有良好预后的良性病变,但治疗可包括外科切除,是否联合注射皮质类固醇 [3]。手术切除后可能会复发,尤其是在病变与邻近关节之间尚存在未被阻断的通道时 [5]。

已获得患者书面知情同意书用于发表。

鉴别诊断列表

骨膜性腱鞘囊肿
囊性病变,如包虫囊肿
骨和软组织肿瘤(例如骨膜下动脉瘤样骨囊肿或滑膜肉瘤)
囊性病变,如包虫囊肿

最终诊断

骨膜腱鞘囊肿

图像分析

磁共振成像。矢状位SPIR序列。

icon
在腘窝上方、腘血管深面可见分叶状囊性软组织病灶。

磁共振成像。矢状位 T2* 序列。

icon
这个囊性软组织病灶未见铁血黄素沉积证据。此外,该病灶的两个部分更为明显。

磁共振成像。矢状位T1序列。

icon
该囊性病变在 T1 加权像上呈中等信号强度。囊内未见脂肪或出血。

磁共振成像。轴位 T2* 序列。

icon
位于股骨干后侧骨皮质的骨膜下上部病变在……时变得更加明显

核磁共振成像。静脉注射对比剂后矢状位 T1 脂肪抑制序列。

icon
该病灶在静脉注射对比剂后未见增强(白箭)。仅有少数邻近的小血管,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