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zabraud综合征:不同成像方式下检查结果的相关性

临床病例 10.11.2021
Scan Image
部位: 肌肉骨骼系统
类型: 临床病例
病人: 48岁,女性
作者: Murat Yüce, Deniz Ekinci, Gül Gizem Pamuk
icon
详情
icon
AI报告

临床病史

一名48岁的女性患者因左大腿和髋部疼痛入院。该患者在26年前首次因类似症状就诊并由骨科随访。患者没有接受过任何手术,也无已知的恶性肿瘤或其他疾病。

影像学表现

为了进一步评估,对病灶进行了普通 X 线、MRI 和超声检查。在左髂骨和股骨近端的普通 X 线图像中,可见透亮度增高区域,呈毛玻璃样改变,具有膨胀性特征,边界清晰,可见骨内重塑,但无骨破坏,也无骨膜反应(图 1a 和 1b)。 此外, 在左髂骨存在一个病灶,被一层厚实的硬化性反应骨包绕(“rind sign”)。

骨与软组织病变的 MRI 图像分别示于图 2 和图 3。MRI 图像显示,在髂骨及股骨近端的骨髓内可见边界清晰的异质性肿块及囊性变,增强程度很低。骨病变大小保持不变,而囊性肿块在四年间从 5.5 cm 逐渐增至 7.3 cm。此外,在股直肌近端纤维内可见一个周边强化的复杂囊性软组织肿块。图 4 显示了粘液瘤的超声图像。对该软组织病变进行了超声引导下活检,组织学检查证实该病变为粘液瘤。

病情讨论

Mazabraud综合征是一种罕见的综合征,发病率约为1/1,000,000 [1]。该疾病在女性中更为常见(68-84%)[2]。其特点是出现囊性软组织肿物(黏液瘤)伴随纤维异常增生,且囊性病变通常位于骨性病变附近。纤维异常增生通常表现为多骨性形式,但也可见单骨性形式 [3]。临床可能表现为疼痛、骨骼畸形以及病理性骨折。据报道,该综合征与参与细胞增殖的合子后GNAS1基因突变有关 [4]。

由于在晚期可继续增大,黏液瘤可能表现为疼痛或无痛的可触及肿物。对于浅表病变的患者,超声能提供重要信息。在超声检查中,黏液瘤表现为在深部皮下脂肪组织和肌纤维之间出现有分隔的囊性病变,具有较厚的壁及致密内容物。MRI上,黏液瘤在T1WI序列上呈低信号、在T2WI序列上呈均匀高信号,对比增强后可见较差的壁强化。在这些患者中,纤维异常增生常在影像学检查中偶然被发现。纤维异常增生可分布在轴向和附肢骨骼的不同部位,如股骨、肱骨、肋骨及颅骨 [5]。直接X线片中可见磨玻璃样表现的膨胀性肿块,这是纤维异常增生的典型发现。在骨性病变中,由于纤维软骨组织和钙化,MRI在T2WI上可显示囊性、出血或脂肪信号的高信号区域,以及在所有序列上呈低信号的改变。增强扫描时常可见不均匀或周边环形强化 [4]。纤维异常增生是良性肿瘤,被归类为“勿触”型骨肿瘤,同时具有病理性骨折的风险,因此,除其它放射学检查外,FDG/PET成像及活检结果(重点是黏液瘤的证实)对于确诊可能有帮助。

病灶应进行放射学和临床随访。随访过程中可能出现病理性骨折、新发黏液瘤以及(虽少见但存在)骨性病变的肉瘤样转化。当纤维异常增生发生肉瘤样转化时,患者可能出现疼痛、肿胀等症状 [6]。此时应通过活检确认诊断,并转诊进行适当的手术干预(刮除或切除)。

总之,如果发现囊性软组织病灶同时伴随纤维异常增生,应怀疑Mazabraud综合征。需要了解的是,由该综合征引起的病变属于良性,应进行临床和影像学随访。放射科医师应警惕,随访期间可能出现病理性骨折、新发或增大的黏液瘤,以及骨性病变的肉瘤样转化。

鉴别诊断列表

Mazabraud综合征
软骨内瘤
软骨肉瘤
骨囊肿
纤维性骨发育不良
骨肉瘤

最终诊断

马扎布罗德综合征

图像分析

没有检测到可供翻译的英文内容。请提供需要翻译的英文文本后再进行翻译。

icon
骨盆(前后位)普通X线片。左侧髂骨和股骨近端可见异质性、膨胀性透亮病变。请注意,未见骨膜反应,也无骨皮质的破坏或穿破。
icon
左股骨平片(前后位)。可见透亮性病变累及股骨干及干骺端,延伸至股骨颈,但未跨越骺板。

(无翻译内容)

icon
双侧股骨的 T1 加权 MRI(冠状位)。左股骨近端区可见边界清晰的髓腔内低信号肿块。箭头所示为在同一骨骼内不同起始点形成的病变。
icon
双侧股骨T2加权MRI冠状面显示:骨髓腔内存在异质性低信号的膨胀性肿块,伴有高信号成分。
icon
SPAIR骨盆图像(冠状位)。箭头指示肿块内的囊性退变。
icon
增强前T1加权图像伴脂肪抑制
icon
对比剂增强的T1加权图像(脂肪抑制)。结合之前的序列评估,该病灶与纤维性骨发育不良相一致。与图2d比较时,可见最小且不均匀的对比增强。
icon
骨盆的SPAIR成像(冠状位)。2021年的最新MRI图像显示,病灶的性质或大小没有变化,只有囊性退变区域略有增加。

没有可翻译的英文内容。

icon
双侧股骨的 STIR 图像(冠状位)。先前的 MRI 显示患者在股直肌内存在一个头尾方向 55 mm 长的、分隔状的囊性病变(经组织学证实为黏液瘤)。
icon
T2W MRI 左股骨区域(冠状面)。在 4 年内,病变直径略有增加,但其性质和边界均未表现出恶性征象。
icon
对比剂增强的带脂肪抑制T1加权图像(轴面)。可见黏液瘤壁的轻度强化。
icon
T1加权MRI双侧股骨近端区域(轴向视图)。箭头显示黏液瘤的低信号特征。

(无内容)

icon
黏液瘤的超声表现(矢状面)。皮下脂肪组织深部、肌纤维内的低回声囊性肿块。
icon
黏液瘤的超声表现(横断面)。请注意其相对较厚的壁,以及从囊壁向外延伸的类似隔膜样结构。
icon
黏液瘤彩色多普勒图像(轴向视图)。囊壁未见明显血流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