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现为肩胛区疼痛性肿块的淋巴瘤

临床病例 28.07.2022
Scan Image
部位: 肌肉骨骼系统
类型: 临床病例
病人: 56岁,女性
作者: Luz María Morán Blanco1; Paola De Jesús Aguirre Camino1; Mercedes Perez1; Alejandro Calleja Díaz2.
icon
详情
icon
AI报告

临床病史

一名56岁女性因右肩疼痛持续数月到急诊科就诊。 体格检查发现肿胀和可触及的肿块。既往无显著病史。 

影像学表现

进行了X线、MRI和胸腹部CT检查。 X线显示右肩胛带表面的软组织增厚,而MRI显示骨质及软组织受累。骨骼的影像学表现为肩胛骨体、肩胛冈及肩峰的骨髓浸润,并经肩锁关节延伸至锁骨。骨髓病变未见皮质破坏,肩峰除外,可见轻度皮质渗透。  软组织部分包括多个肿块,并伴有肩袖和三角肌的弥漫浸润。这些病灶在T1序列上与肌肉等信号,在T2序列上信号介于肌肉和脂肪之间,并在静脉内注射造影剂后均匀强化。由于考虑恶性肿瘤的可能性,遂行胸腹部CT检查,结果显示腹膜后及腹腔内肿块,但未见其他骨或软组织病变。 在超声引导下行活检 于肩部证实了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

病情讨论

骨淋巴瘤约占所有骨恶性肿瘤的7%以及节外淋巴瘤的5% [1],且在30岁以上患者中更为常见。它可以是原发性骨淋巴瘤(PBL)或继发骨受累的弥散性淋巴瘤。对于PBL而言,病变局限于单一骨骼,并且在确诊后至少6个月内未在其他部位发现淋巴瘤病变 [2]。骨受累通常见于非霍奇金淋巴瘤,其中弥漫性大细胞(DLBCL)是最常见的细胞类型 [3]。

临床表现包括骨痛、可触及肿块以及B症状。虽然原发性骨淋巴瘤更常见于四肢骨骼,但继发性骨淋巴瘤更偏向于轴向骨和扁骨,如肩胛骨和肋骨。骨淋巴瘤可能通过侵及关节而侵犯相邻骨,这是淋巴瘤与其他肿瘤(如转移瘤、脊索瘤和软骨肉瘤)以及感染共同具有的特征 [4]。

常规X线的表现多样且缺乏特异性,其中弥漫性溶骨性破坏是最常见的表现。有时骨淋巴瘤在X线和CT上可表现为正常影像,此时MRI就显得尤为重要。MRI更为准确,可以显示骨髓受侵,在T1加权像上表现为低信号,而在T2加权像上多表现为中到高信号;但若淋巴瘤含有丰富纤维组织,则在T2上亦可呈现低信号。 

大范围软组织肿块而骨皮质破坏并不明显是常见特征,这是多发性骨髓瘤、淋巴瘤和尤文肉瘤等小圆细胞肿瘤的特征之一 [5]。其机制在于肿瘤细胞通过穿越骨皮质的小血管通道从骨髓扩散至周围软组织。

最终诊断为DLBCL,分期为IV期。患者接受了R-DA-EPOCH化疗方案(利妥昔单抗、依托泊苷、泼尼松、长春新碱、环磷酰胺、多柔比星),肩部肿块在体检中消失。

总之,骨淋巴瘤缺乏特异性的影像学特征,但若能识别以下几点:(1)跨关节侵犯相邻骨骼,(2)软组织肿块范围大而骨皮质破坏并不明显,(3)患者存在数月持续的隐匿性骨痛以及有时出现系统症状,有助于诊断。

尽管MRI所见可能提示骨淋巴瘤的诊断,但活检是必不可少的。MRI,尤其是增强扫描(Gd增强序列),能够评估治疗反应,从而对个体化治疗产生直接影响。

已获得患者书面知情同意以用于发表。

鉴别诊断列表

非霍奇金淋巴瘤
骨转移
小细胞骨肉瘤
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
骨髓炎
骨淋巴瘤

最终诊断

非霍奇金淋巴瘤

图像分析

(无内容可翻译)

icon
肩关节前后位X光片。可见肩锁关节上方的软组织肿块(箭头所示)。

没有可翻译的英文内容。

icon
矢状位未增强T1加权图像。骨髓浸润,肩峰、脊柱和椎体呈低信号。
icon
矢状位钆增强T1加权图像,显示骨髓骨及其周围软组织肿块的强化。
icon
轴向PD-SPAIR加权图像。肩胛骨体部呈高信号强度,未累及关节盂。存在浸润。
icon
轴位PD-SPAIR加权图像。肩锁关节周围可见大范围软组织肿块,伴骨质高信号。

(无可翻译的内容)

icon
胸腹部 CT 扫描。两个肿块,分别位于腹膜后主动脉旁和肠系膜区(*),伴有腹水(A)、网膜饼(OC)和 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