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细胞癌腰椎转移

临床病例 27.04.2000
Scan Image
部位: 肌肉骨骼系统
类型: 临床病例
病人: 70岁,男性
作者: F. Donati, R. Lencioni, M. Di Giulio, C. Bartolozzi
icon
详情
icon
AI报告

临床病史

由HCV引起的肝硬化 甲胎蛋白水平 = 1200 ng/ml 腰痛 腹部和盆腔的增强螺旋CT

影像学表现

该患者有因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导致的肝硬化病史。最近,其甲胎蛋白水平显著升高(1200 ng/ml),并抱怨严重的腰部疼痛。因此,他进行了肝脏和盆腔增强螺旋CT检查。

病情讨论

肝细胞癌(HCC)是全球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据估计每年约有1,000,000例新发病例。该肿瘤在男性中是第七大常见癌症,在女性中则是第九大常见癌症。在不同的地理区域,HCC在发病率、病因和临床病理特征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在西方国家以及日本,超过90%的HCC发生于肝硬化背景下,而在肝硬化患者中,每年的HCC发病率可达3-5%。 HCC被认为主要通过两条途径发展:一种是新生癌变(de novo carcinogenesis),另一种是多步进展(multistep progression)。多步进展包括从明显良性的结节(大型再生结节或巨块再生结节)转变为可疑病变(瘤样增生结节或边缘病变)、早期HCC(Edmondson 1级的高度分化肿瘤),最终发展为显性HCC(Edmondson 2级或以上的进展肿瘤)。从再生到癌变的过程中,结节内的门静脉血供逐渐减少,而动脉血供则在从良性到恶性的演变中逐渐增加。 从形态学上看,HCC可分为结节型、浸润型和弥漫型。浸润型HCC会侵入周围组织,并常常侵犯血管结构,尤其是门静脉分支。 HCC的肝外转移通常出现在疾病的相对后期。在西方国家,有报告表明肝外转移的发生率在50%到70%之间。与合并肝硬化的HCC相比,无肝硬化的HCC更容易出现肝外转移。总体来说,HCC中的血行转移比淋巴转移更为常见。血行转移最常见于肺(47.6%)、肾上腺(8.3%)、骨(5.6%)、胃肠道(4.7%)、胆囊(3.5%)以及胰腺(3.0%)。近年来的研究显示,即使在疾病早期,也可能检测到循环中的恶性细胞,而这些细胞最终能否形成临床可识别的转移灶,取决于包括免疫学因素以及肿瘤细胞黏附-侵袭能力等在内的一系列额外参数。此外,从微小肿瘤灶到临床上具有相关症状并能通过成像检测到之间,还需要足够长的生存期。与预期相符,肿瘤的扩散率与其分期呈正相关,但在少部分患者中,转移扩散所引起的症状可能是本病的首发症状。 骨病变的主要症状是疼痛,伴或不伴运动障碍,大多数病例起始于病理性骨折。 增强螺旋CT在HCC诊断中可用于明确肝内病灶的范围和部位,手术关键部位(肝门区、下腔静脉、主要胆管)的受累情况,以及是否存在肝外病灶。 在出现骨骼疼痛的患者中,可通过放射学、CT及核素骨显像来显示骨转移。放射学上常可见纯溶骨性病变,周围无硬化影;骨皮质破坏及向邻近软组织扩散是常见表现。CT可清晰显示病变的破坏性特征,并通常伴有高血供的大块软组织肿块。在骨显像(使用99m Tc-MDP)中可见放射性示踪剂摄取增高。 为确定这些转移灶的特征,诊断通常依赖于以下两种情况中的一种:第一,在无其他可检测恶性肿瘤的前提下,患者同时出现恶性骨病变和HCC;第二,组织学检查证实骨转移来源于HCC。

鉴别诊断列表

肝细胞癌腰椎转移

最终诊断

肝细胞癌腰椎转移

证书

对不起,未检测到任何可供翻译的英文内容。

图像分析

肝脏CT扫描

icon
肝脏CT
icon
肝脏CT扫描
icon
肝脏CT

未增强螺旋CT

icon
无增强螺旋CT
icon
未增强螺旋CT
icon
未增强螺旋CT
icon
平扫螺旋CT
icon
未增强的螺旋CT
icon
未增强螺旋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