跖趾关节扭伤合并拇趾内翻

临床病例 20.01.2025
Scan Image
部位: 肌肉骨骼系统
类型: 临床病例
病人: 21岁,男性
作者: Francisco Antunes 1, P. Diana Afonso 2, Augusto Gaspar 2
icon
详情
icon
AI报告

临床病史

一名男性患者在几个月前脚部受伤后出现足部大脚趾疼痛和畸形,推迟就医。在观察到足部大脚趾畸形后,医生安排了放射学检查和MRI检查。

影像学表现

足部的放射学检查显示拇趾出现内翻畸形,并伴有第一跖趾关节部分内侧半脱位(图1)。

MRI显示第一跖趾关节跖板存在非急性撕裂(图2),并伴有外侧关节囊结构和副韧带的损伤(图3a和3b),同时可见外侧跖趾籽骨韧带水肿及增厚,可能存在相关的部分撕裂(图4a和4b)。由于籽骨趾骨韧带,尤其是外侧韧带仍然完整,拇收肌保持正常状态,籽骨未出现近端回缩(图5)。

在内侧,籽骨趾骨副韧带正常,两枚籽骨均未出现水肿样改变(图5)。

拇趾的伸肌腱及矢状带保持正常(图3a)。

关于跖趾关节,影像学表现为软骨表面不规则,主要位于近节趾骨基底部,可能为创伤后改变或早期退变性表现(图2)。

病情讨论

“Turf toe”指第一跖趾关节(MTPJ)受伤,因过度伸展机制导致,通常发生在体育活动中,尤其常见于穿柔软鞋底、在人造草坪上比赛的足球运动员,使用这类鞋可以获得更快的速度和抓地力,从而增加此类损伤的发生率 [1]。其表现为大脚趾跖侧结构的扭伤,所造成的损伤范围从轻度扭伤到完全撕裂不等 [2]。

与较小的跖趾关节不同,第一跖趾关节并没有单一占主导地位的纤维软骨性关节囊增厚。相反,胼胝骨由位于第一跖趾关节跖侧的纤维软骨垫包被,这种结构与肌腱组织、成对的跖跖骨-胼胝骨韧带(MTSLs)、胼胝骨趾骨韧带(SPLs)及跖侧关节囊紧密相连。它们协同作用,形成跖侧板复合体,即一个功能单元 [2]。

在本案例中,创伤导致外侧关节囊及侧副韧带复合体破坏,并且外侧跖跖骨-胼胝骨韧带部分损伤,促成了拇趾内翻的产生,即大脚趾近节趾骨向内侧偏移。

患者在受伤时常出现疼痛、水肿和跖趾关节不稳定的表现,但若就诊延误,可能会掩盖早期损伤的征兆。在这些情况下,成像检查至关重要,因为单凭体格检查可能不足以确定损伤的全部范围。MRI对评估软组织损伤尤为有用,例如跖侧板和侧副韧带撕裂 [3],这在本病例中有所表现。放射学检查则可证实畸形,如在此病例所见的拇趾内翻。

从影像学的角度来看,诊断要点包括评估MRI上跖侧板的完整性、胼胝骨的位置,以及关节囊及其韧带附着点的形态 [3]。这些发现有助于明确关节不稳定和畸形的程度。

Anderson [4] 提出的一个常用分级系统将“turf toe”损伤分为三个不同等级,从跖侧复合体的牵拉和部分撕裂到完全撕裂,每个等级都有其常见的相关体征和症状。

虽然这些损伤是由于第一跖趾关节过度伸展引起,但在沙滩排球等运动中因过度屈曲造成的损伤被称为“sand toe”,并与第一跖趾关节背侧关节囊的损伤相关 [5]。

治疗通常包括保守治疗并进行固定,但对于存在明显畸形或不稳定的情况,可能需要手术干预 [6].

早期成像对于指导治疗和预测预后至关重要,因为未治疗或误诊的“turf toe”可能导致持久的畸形,例如伴随退行性改变的拇趾内翻 [1,6]。

鉴别诊断列表

籽骨炎
跖趾关节扭伤伴拇趾内翻
沙趾
痛风
跖趾关节骨关节炎

最终诊断

草皮趾伴拇趾内翻

图像分析

icon
足部前后位X线片显示第一跖趾关节的内翻畸形,并伴有内侧半脱位。

(无内容可翻译)

icon
矢状位质子密度脂肪抑制(PDFS)加权足部MRI显示跖板撕裂(箭头),以及软骨 i

(没有可翻译的英文内容)

icon
冠状位(3a)和轴向位(3b)质子密度脂肪饱和(PDFS)加权前足MRI显示外侧c的断裂
icon
冠状位(3a)和轴位(3b)质子密度脂肪抑制(PDFS)加权 MRI 显示前足外侧 c 的断裂。

(无英文内容可翻译)

icon
冠状位质子密度脂肪抑制(PDFS)(4a)和 T1(4b)加权的前足 MRI 显示水肿及增厚。
icon
前足冠状位质子密度脂肪抑制(PDFS)(4a)和 T1(4b)加权 MRI 显示水肿和增厚

没有可翻译的英文内容。

icon
足部轴位质子密度脂肪抑制(PDFS)加权MRI显示籽骨趾骨韧带(箭头)结构完整,两个籽骨未发生近端移位,大趾内收肌(“Adt”)在外侧籽骨边缘(虚线)处附着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