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内表皮样囊肿

临床病例 22.02.2001
Scan Image
部位: 肌肉骨骼系统
类型: 临床病例
病人: 13岁,男
作者: I. Marcinkowski, M. Loyens, K. Van Den Abbeele, P. Beeckman
icon
详情
icon
AI报告

临床病史

患者因右手锯伤已有一年病史,致第一至第四指末端深部切创。 常规X线片未见异常。 手术探查第二指时,发现深指屈肌腱受损,桡侧神经血管束完全断裂。 对受损的肌腱和神经进行了重建。 术后患者表现为右手食指远端指间关节伸直障碍。 十个月后,患者主诉该关节疼痛并肿胀。 随后对食指进行了常规X线检查。

影像学表现

一名13岁男孩右手锯伤病史已一年,造成第一至第四指指尖的深切口损伤。 常规放射线检查未见异常。 探查第二手指时发现深屈肌腱受损以及桡侧神经血管束完全断裂。 对受损的肌腱和神经进行了重建。 之后,患者出现右手食指远端指间关节伸展障碍。 十个月后,患者诉该关节疼痛和肿胀。 对食指进行了常规放射线检查。

病情讨论

骨内表皮样囊肿是一种罕见的良性骨囊性病变。这些病变几乎总是位于头骨和手部。头骨最常受累,尤以顶骨和颞骨最为常见。在手部,远节指骨比其他指骨或掌骨更易受累。较少见的部位包括尺骨、足趾、胫骨、股骨和胸骨。约三分之二的指骨表皮样囊肿病例有外伤史,该外伤可能发生在症状出现前长达三十五年。 在临床上,此病变可导致局部肿胀、程度不一的疼痛和发红。放射学表现为边界清晰、呈圆形的囊性病变,四周有硬化带。病变会使骨质膨胀,形成凹陷,并导致骨皮质变薄处出现微小骨折。 从肉眼观察,囊肿直径在1至2厘米之间。囊肿内充满白色干酪样碎屑。显微镜检可见囊肿内存在分层的鳞状上皮和中央角蛋白碎屑。 从放射学角度看,骨内表皮样囊肿需要与其他囊性病变相鉴别。软骨瘤可能具有类似的外观,但很少出现在终末指骨。此外,大多数软骨瘤含有不同程度的钙化。血管球瘤也可能与表皮样囊肿相似,但在指骨中很少见。一般而言,血管球瘤个头很小(直径只有几毫米),常见于甲下区域。

鉴别诊断列表

骨内表皮样囊肿

最终诊断

骨内表皮样囊肿

证书

未检测到可翻译的英文内容。

图像分析

右手食指的常规X线片

icon
右手食指常规X线片

右手食指的常规X线片

icon
右食指的常规X线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