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滑膜囊肿

临床病例 25.02.2001
Scan Image
部位: 肌肉骨骼系统
类型: 临床病例
病人: 62岁,男性
作者: V. Becciolini, P. Flandroy, J. Collignon, R.F. Dondelinger
icon
详情
icon
AI报告

临床病史

双手出现疼痛性麻木,上肢力量减退,下肢易疲劳。双下肢轻瘫,以右侧为主。

影像学表现

患者因双手疼痛性麻木、上肢肌力下降以及下肢易疲劳而就诊。
临床检查显示轻度双下肢不全瘫痪,以右侧为主。
影像学检查提示椎管内滑膜囊肿,手术证实了这一诊断。

病情讨论

关节旁囊肿可在任何有滑膜衬里的关节周围发现。如果有滑膜衬里,则称为真滑膜囊肿;如果没有滑膜衬里,则称为腱鞘囊肿。是否存在滑膜衬里取决于囊肿是否与相邻关节相通。脊柱部位并不常见。 这些病变的普遍认为的发病机制是关节过度活动,导致滑膜通过退变的关节囊发生疝出。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大约75%的椎管内滑膜囊肿出现在L4-L5水平,这是脊柱活动度最大且退变性疾病最常见的节段。脊柱中滑膜囊肿的第二常见部位是L3-L4和L5-S1,发生率相同。颈椎和胸椎部位均较为罕见。在颈椎中,下段活动度较大的节段可能受累;目前仅有5例发生在C1-C2水平的病例报道。 从解剖学角度来看,这些滑膜囊肿与黄韧带关系密切,并总是与退变的小关节相邻。其内容物多种多样,包括透明液体、气体、钙质或出血成分。 常规X线检查可显示退变改变,累及椎间小关节,并可能合并真性或假性椎体滑脱。 在脊髓造影时,可见硬脊膜囊后外侧缘的硬膜外压迫。CT扫描可能具有诊断价值,可显示退变的小关节前缘存在硬膜外的圆形包块,中心为脑脊液样的液体或气体。囊肿周边可能表现为高密度或钙化。关节造影或关节CT检查可进一步证实其与小关节相通。可选择经皮注射类固醇作为一种治疗手段。 MRI对于评估囊肿内容物最为有效,可清晰显示病变与邻近黄韧带及硬脊膜囊之间的关系。若存在炎症改变,可见对比增强。 主要的鉴别诊断包括游离型椎间盘突出(通常呈分叶状)、与神经根关系密切的神经根囊肿、在MRI上无低信号包膜的神经鞘瘤以及血肿。

鉴别诊断列表

颈椎滑膜囊肿

最终诊断

颈椎滑膜囊肿

证书

(无翻译内容)

图像分析

颈椎常规X线片

icon
颈椎常规X线片

脊髓造影CT扫描

icon
CT脊髓造影扫描

颈椎磁共振成像

icon
颈椎磁共振成像
icon
颈椎磁共振成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