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膝单关节炎病史。目前反复出现右膝疼痛。体格检查发现肿胀和局部发热。
有右膝单关节炎病史的患者出现右膝反复疼痛。体格检查显示关节肿胀及局部温度升高。进行了常规X线检查、CT扫描及MRI检查。 根据病史和影像学检查结果——特别是MRI检查,诊断为伴有骨皮质瘘管形成及骨旁扩展的Brodie脓肿。手术对脓肿进行了引流,并在脓肿腔内填充了庆大霉素珠,同时静脉注射抗生素6周。培养结果显示金黄色葡萄球菌存在。
急性血源性骨髓炎最常见于儿童,特点是在骨骺端的终末小动脉和毛细血管处累积致病微生物。在儿童中,男孩与女孩的发病比例约为3:1。当水肿和肉芽组织形成时,骨内压可能升高,并由于对血管结构的压迫而导致骨坏死。这些变化可能引起布洛迪脓肿的形成。在成人中,其他致病机制更为常见,包括创伤性接种或来自邻近感染灶的蔓延。 布洛迪脓肿作为慢性骨髓炎的一种局部表现,在儿童中十分常见,这与骺端和生长板的丰富血供有关。骺板闭合前最常见的部位是骺端,闭合后则以干骺端脓肿最为多见。当不是血源性病因时,它们最常发生于年轻成人的小腿长骨。 在病理上,脓肿壁含有大量肉芽组织,因此在增强MRI或CT扫描上会出现明显的环状强化。脓肿中央部分主要由坏死性液体和病原微生物构成。在约一半的病例中可培养出金黄色葡萄球菌。脓肿周围常伴有炎性改变及相邻骨髓水肿。经皮质贯通形成的瘘管可能导致软组织的扩散。 直到最近,骨脓肿的早期发现仅能通过骨显像来实现。然而,该技术并非特异性方法,因为肿瘤性改变或无血管坏死等情况也会出现类似影像学表现。MRI由于特异性更强,并且还能更好地评估疾病的解剖和空间分布范围,被认为更具优势。只有在骨脓肿的晚期,常规X线才可见到骨硬化区伴中央透亮影,并可能出现骨膜反应和脓肿内的死骨。
布罗迪氏脓肿
(无内容可翻译)
根据提供的X线、CT及MRI影像,可见右膝远端股骨(或胫骨)近关节面的骨质出现相对清晰的溶骨性病变,周围可见不同程度的硬化边。CT图像上显示病灶中心低密度区,边缘呈硬化增强。MRI图像上则表现为病变中心T2高信号、T1低或中等信号,在对比增强后呈明显环形强化,周围骨髓不同程度水肿信号,局部软组织也可见炎性改变。上述特点提示有局灶性骨内脓肿存在,并伴随周围炎症反应。
结合患者年龄、临床症状(周期性的膝关节疼痛、反复发作、局部发热)以及影像表现,可能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包括:
在上述鉴别诊断中,反复疼痛、炎性体征及典型的影像学环形强化最符合亚急性/慢性骨髓炎,尤其是Brodie’s abscess的特点。
考虑到患者为42岁成人,右膝多次反复发作的局部疼痛、肿胀及温度升高,加之影像表现符合骨内局限性脓肿特征,最可能的最终诊断为:
右膝Brodie’s脓肿(亚急性或慢性骨髓炎)
若需进一步明确病原学诊断,可做穿刺或活检并行病原学培养,以指导针对性抗感染治疗。
1. 治疗策略:
• 抗生素治疗:根据病原学结果或经验性用药,选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高度敏感的抗生素,疗程应长于一般急性骨髓炎,常需数周至数月不等。
• 手术处理:若脓腔较大或保守治疗效果不佳,可考虑刮除病灶,清创并行植骨或其他填充;必要时行引流以避免再次脓肿形成。
• 对症支持:疼痛管理、消肿等辅助手段,如适度制动或支具保护,以免加重病情。
2. 康复/运动处方建议:
• 早期(急性/亚急性期):
本报告仅供医学参考,不能替代线下面诊或专业医生的意见。若有任何疑问或病情变化,请及时咨询专科医师并进行相应检查与治疗。
布罗迪氏脓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