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尔曼氏病

临床病例 02.07.2001
Scan Image
部位: 肌肉骨骼系统
类型: 临床病例
病人: 19 岁,男性
作者: O. Kilickesmez (1), A. Y. Barut (1), S. Cakirer (2), M. Beşer(3),K. Demir(4),
icon
详情
icon
AI报告

临床病史

一名19岁男性患者被转诊至医院,主诉在运动时加重的背部疼痛。过去两年来一直存在这种疼痛。

影像学表现

一名19岁的男性患者因运动时加重的背痛被转诊到医院,该疼痛已持续两年。使用1.5 T核磁共振成像仪在两个平面上进行腰椎MRI检查,采用FSE T1、T2和PD序列。MRI图像显示腰椎前凸略有减小。下胸椎和腰椎椎体在矢状面直径增大,看起来高度减小。椎体终板不规则,可见多个Schmorl结节。所有椎间盘间隙均变窄。在T2加权序列上,腰椎间盘信号强度降低。此外,由于先天原因,骨性椎管的前后径也变窄。

病情讨论

Scheuermann氏病(=脊柱骨软骨病=椎体骨骺炎)是一种在青春期早期出现的脊柱后凸畸形,发病高峰在15至16岁。已有报告显示该疾病在普通人群中的发生率为0.4%至8%,男女患病率相同。最常累及的部位是胸椎中段和下段,通常会波及几节相邻椎体。较少见的情况是发生于腰椎或上胸椎。腰椎型Scheuermann氏病可分为“经典型”和“非典型”两种,“非典型”型表现为椎体终板改变、椎间盘间隙变窄以及前方Schmorl结节。这类患者往往是运动量较大的青少年,或有较大轴向脊柱负担的劳作人群。有时,这些改变仅局限于某个位于单个椎体。 在青少年Scheuermann氏骨软骨病中,椎体软骨终板中大小不一的局灶区域会出现胶原纤维的松动或完整中断。这些发现伴随生长区的改变或偶尔缺失,可能导致椎体的典型变形。对光学显微镜观察不到胶原纤维的区域在电子显微镜下可见到胶原纤维,仅是以不规则方式排列。胶原或基质合成的紊乱在青少年骨软骨病的发病机制中具有重要作用。 X线是确诊Scheuermann氏病的常规影像学检查。典型表现包括:椎体终板不规则、Schmorl结节、椎间隙变窄以及受累椎体前缘的楔形变(>5°)。在后期病例中,残余的楔形变可能与既往的压缩性骨折无法鉴别。环形骨骺可能因椎间盘突入而移位,无法再与椎体彻底融合,表现为邻近终板处一个三角形的骨碎片。其他诊断工具如CT或MRI也可在评估Scheuermann氏病时带来价值。MRI对椎间盘的评估尤其有用,受累的椎间盘常变窄且信号减低,提示脱水变化。椎间盘会穿过终板并突入未融合的环形骨骺下方。 对于出现疼痛的成年患者,早期主要治疗手段是物理治疗和抗炎药物。为了避免过度后凸和慢性疼痛,需要加强背部和腹部肌肉力量并改善脊柱活动度。可推荐体操、游泳和使用固定自行车进行锻炼,但需警告避免可能对脊柱造成明显压力的运动。对于青少年或成人患者,如果畸形进行性加重、疼痛难以控制或出现神经功能缺损时,可考虑进行外科畸形矫正。手术矫正的幅度不应超过初始畸形的50%。

鉴别诊断列表

谢尔曼氏病

最终诊断

舍尔曼氏病

证书

对不起,我没有看到任何需要翻译的英文内容。请提供具体的文本后再进行翻译。

图像分析

脊柱磁共振成像

icon
脊柱磁共振成像
icon
脊柱磁共振成像
icon
脊柱磁共振成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