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因左小腿疼痛入院。一个月前曾有左踝外伤史,当时的平片检查结果正常。体格检查显示左踝肿胀、发红,但无发热。
患者因左小腿疼痛入院。一个月前曾有左踝外伤,当时常规X线片显示正常。体格检查显示左踝肿胀、发红,但无发热。实验室检查结果提示血细胞计数正常,但C反应蛋白升高。
踝关节放射学检查显示左胫骨远端存在溶骨性病变,累及干骺端并跨越骺板延伸至骺部。超声检查显示皮下组织肿胀及骨膜反应。CT显示胫骨远端干骺端后侧皮质局灶性破坏,并可见死骨。MRI显示左胫骨远端骨皮质破坏、骨髓水肿、骨内脓肿以及广泛软组织肿胀。
手术活检及刮除术证实了亚急性骨髓炎的诊断。
亚急性骨髓炎是一种进展缓慢的骨感染,通常在早期不易被发现,甚至在一段时间内可以无症状。骨内或 Brodie 脓肿是亚急性骨髓炎的一种并发症。临床表现通常较隐匿,常有间断性低热和局部疼痛。
平片可显示深部软组织肿胀、骨膜反应、骨破坏以及骨内或 Brodie 脓肿。超声可观察到覆盖骨骼的肌肉或皮下组织肿胀,并在靠近骨骼处最明显;骨膜增厚;与骨表面相邻的液体聚集;以及皮质骨缺损。CT 可显示皮质骨破坏、骨膜反应、骨内脓肿(Brodie 脓肿)、死骨或包壳,以及软组织脓肿。MRI 可见骨髓水肿,在 T1 加权像上表现为边界不清的低信号,在 T2 加权像和 STIR 像上为高信号,钆增强后可见坏死或失活组织周围的环形强化,并伴随软组织肿胀。
对于侵袭性病变或当保守治疗失败时,需要进行手术活检和治疗。
亚急性骨髓炎
没有检测到需要翻译的英文内容
根据患者提供的X光、超声、CT及MRI图像,可观察到以下特点:
根据影像所见及患者的病史(14岁青少年,外伤后持续性局部疼痛、肿胀、轻度发红,但无明显全身发热症状),需考虑以下诊断:
结合患者年龄、病史(外伤后)、临床表现(局部肿痛、红但无显著全身发热)以及影像学表现(骨内局灶性病变、骨膜反应、深层软组织水肿、MRI上的环形强化区),最可能的诊断为:
亚急性骨髓炎(Subacute Osteomyelitis),伴或不伴Brodie’s abscess。
若要确诊并明确病原学,通常需要进行进一步的实验室检测(如血常规、C-反应蛋白、ESR、病原学培养)及必要时进行活检或手术探查。
康复的核心目标是促进患肢功能恢复,避免关节僵硬及肌肉萎缩,并兼顾骨骼愈合与安全:
在整个康复过程中应遵循FITT-VP(频度、强度、时间、类型、进阶及个体化原则),并根据患者骨质恢复及疼痛状况随时调整。
免责声明:
本报告基于现有资料进行的初步分析,旨在提供参考性意见,不能替代线下面诊或专业医生的诊断与治疗建议。如有任何疑问或症状加重,应及时就医或遵从专科医生意见。
亚急性骨髓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