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因腕部轻微外伤就诊,主诉拇指根部疼痛。无其他症状。
患者在一次轻微摔倒致右腕受伤后来到意外与急诊科。临床检查时,在鼻烟窝附近的拇指基部出现压痛。进行了手部的X线检查(Fig. 1)。初步诊断为舟状骨骨折,并用舟状骨石膏进行固定。随后于骨科门诊复诊时, wrist 的X线显示在大菱形骨(Fig. 2)处有破坏性病变。 由于怀疑是转移性病变,进行了胸部X线检查,结果强烈提示可能存在原发肿瘤,累及右肺中叶(Fig. 3)。患者并无任何提示肺部受累的症状。支气管镜检查及活检证实为支气管源性腺癌。患者在确诊后5个月去世。
支气管源性癌已知可转移至腕骨。然而,这种情况非常罕见。一旦出现手部转移,预后极差。
最早关于手骨转移的记载由Handley在1906年提出(3)。支气管癌转移几乎占据了记录在案的手部继发肿瘤的一半(3)。与其他支气管癌骨转移一样,远端部位的转移几乎总是溶骨性(3)。当不存在炎症迹象时,放射学鉴别诊断包括软骨瘤、表皮样囊肿、骨样骨瘤、巨细胞瘤以及痛风。手部骨骼的原发性恶性肿瘤极其罕见,但也有骨肉瘤的报道(3)。
原发性肿瘤转移至手部的发生率略高于0.1%(1)。在文献报道的163例中,手部受累作为初始表现的比例为16%(1),肺是主要来源,其次是乳腺和肾脏。
转移至手部的机制尚不明确。已有多种理论被提出,包括血源性、淋巴源性以及趋化性。研究发现前列腺素可能促进骨转移(2)。在实际层面上,膈肌上方的新生物倾向于转移至手,而膈肌下方的肿瘤则倾向于转移至足。诸如乳腺等表浅器官并无特殊的转移偏好(3)。
本病例再次证实了支气管源性癌转移至手部的预后极差。它提示了在初诊时对每位患者进行全面和系统性检查的重要性。此外,对于轻微损伤所致的病理性骨折应保持高度怀疑。
支气管源性腺癌
没有检测到需要翻译的英文内容。
根据所提供的腕部X线影像,可以观察到位于拇指基底部(第一掌骨近端或腕骨区)呈明显的破坏性病变,局部呈骨质破坏或溶骨性改变。远端桡骨与腕关节其他骨质相对正常,未见明显骨质增生或广泛炎性反应。患者主诉在轻微外伤后出现疼痛,提示病变部位可能存在潜在的病理性改变。
胸部X线表现可见肺门附近密度增高影或占位性病变影像,左侧肺段上方似有模糊阴影,提示可能存在肺部肿瘤或浸润性病变。整体观测肺部野,未见明显大范围空洞或其他明确的继发病变,但提示不用除外肺内肿瘤。
综上,腕部溶骨性病灶及胸部占位样病变提示可能存在肺源性肿瘤的骨转移。
综合患者年龄、胸部影像及骨破坏特征,肺源性肿瘤骨转移仍为主要考虑。
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轻微创伤后疼痛)、影像学发现(腕部溶骨性病灶、胸片可疑支气管源性肿瘤)以及既往文献中的少见报道,最可能的诊断是:
“肺癌(支气管源性肿瘤)转移至腕骨或第一掌骨区的病理性骨折”。
最终确诊仍需结合病理活检(包括肺部病灶及腕部局部病灶的组织学检测)以及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等,建议尽快完善相关专科检查。
治疗策略
康复/运动处方建议
由于患者腕部骨折可能具有病理性质,且潜在全身肿瘤负担较重,康复方案需谨慎制定,强调局部稳定与全身适度活动:
在每个阶段,应密切观察患者局部疼痛、肿胀和活动度变化。若出现剧烈疼痛或不适,应及时复诊。
免责声明:本报告为基于提供的影像学及病史信息所作的参考性分析,不能替代线下面诊或专业医生的诊断与治疗意见。如有任何疑问或症状变化,请及时就医。
支气管源性腺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