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节内骨样骨瘤

临床病例 29.11.2022
Scan Image
部位: 肌肉骨骼系统
类型: 临床病例
病人: 7岁,女
作者: Dima Al Jahed1,2,Joachim Demyttenaere3; Veerle Winters4; Filip Vanhoenacker2,5,6
icon
详情
icon
AI报告

临床病史

一名7岁女性患者前往放射科就诊,主诉左上肢自发性疼痛并 左肘活动受限。 夜间症状尤其加重。无明确既往外伤史。

影像学表现

常规 放射影像 显示由于肱骨远端关节内积液导致后脂肪垫移位,并伴有轻微关节周围骨质减少(图1)。

超声显示肘关节内明显积液,并可见弥漫性滑膜增厚(图2)。

轴位 T1 加权磁共振成像(MRI)显示在桡侧累及左鹰嘴窝的低信号圆形病灶(图3A)。脂肪抑制(FS)T2 加权 MR 图像显示 左肱骨远端干骺端有一个边界清晰的高信号病灶,中心呈低信号,周围伴有骨髓水肿(图3B、3C)。

后续的计算机断层扫描(CT)证实左肱骨远端存在一个小的圆形溶骨性病灶,伴有轻度皮质变薄及中心钙化病灶(图4A、4B、4C),无骨膜反应。

病情讨论

骨样骨瘤(OO)是一种疼痛的良性骨质病变,常见于5-25岁,且以男性为主。患者通常表现为无创伤性疼痛,夜间加重,可被非甾体抗炎药和水杨酸盐缓解 [1,2,3,4,5]。骨样骨瘤最常见的部位是长骨的骨干皮质,尤其是股骨和胫骨 [1,2]。

关节内骨样骨瘤(IAOO)非常罕见,且常累及髋关节和肘关节,如本例在肱骨远端 [3]。由于骨边界重叠明显,关节内病变较难识别。 症状通常不典型,这可能导致诊断延误。

皮质型骨样骨瘤的典型放射学表现是边界清晰的透亮骨损害,中心有矿化的瘤巢,周围有反应性硬化并伴有骨膜增厚 [1,2,3,4]。然而,IAOO通常与关节炎症相关,导致关节周围骨质疏松而非硬化,这可能导致诊断延误 [3]。

对病变进行特征分析的首选检查方式是计算机断层扫描(CT),因为其不受结构重叠的影响,比投影放射更能清晰显示瘤巢和反应性硬化。

MRI可显示受累骨骼的骨髓水肿 以及软组织变化。瘤巢在T1加权图像上呈低至中等信号,在T2加权图像上的信号强度则因矿化程度不同而有所变化 [1,2,3,4,5]。

发现瘤巢是正确诊断的关键。 MRI上出现无法解释的骨髓水肿应提醒放射科医师可能存在骨样骨瘤,并应进一步通过CT检查来寻找瘤巢 [1,2,4,5]。

将骨样骨瘤与其他溶骨性病变区分开来非常重要,以避免不必要的有害手术干预。 成骨细胞瘤是一个重要的鉴别诊断。成骨细胞瘤通常疼痛较轻且体积更大,通常至少达到2.0 cm。骨髓水肿也可能继发于隐匿性骨折、应力反应或骨髓炎(Brodie脓肿),但临床表现不同。

骨样骨瘤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CT引导下的射频消融。然而,需要格外谨慎以避免软骨损害 [1,2,3,4,5]。伴随的滑膜炎则需要糖皮质激素浸润治疗。有时需要开放手术切除。预后良好,复发并不常见。

总之,当出现不明原因的骨髓水肿并伴有滑膜炎时,放射科医师应警惕IAOO的可能性, 并且应进行补充CT检查以准确表征病变。

鉴别诊断列表

肱骨远端关节内骨样骨瘤
Brodie脓肿
应力性骨折
骨折
成骨细胞瘤

最终诊断

肱骨远端关节内骨样骨瘤

图像分析

没有检测到需要翻译的英文内容。

icon
左肘外侧位放射学图像显示关节后方脂肪垫(白色箭头)的移位,与……一致

目前没有可供翻译的英文内容。

icon
超声在鹰嘴窝横断面显示明显的关节内积液(白箭头)和增厚(文本不完整)

(无内容可翻译)

icon
T1加权磁共振(MR)轴位图像显示在鹰嘴窝有一个边界清晰的圆形低信号病灶(wh)
icon
脂肪抑制T2加权MR轴向图像显示一个低信号的中心点,周围环绕一个高信号边缘。
icon
脂肪抑制T2加权MR矢状位图像显示肱骨远端(黄色星号)存在广泛的骨髓水肿。

未检测到可翻译的英文内容。请提供需要翻译的具体文本。

icon
CT轴向图像证实在鹰嘴窝存在一个小的圆形溶骨性病灶,并伴有皮质变薄。
icon
计算机断层扫描(CT)冠状面图像显示边界清晰的低密度病变,其中心存在钙化的瘘道,累及
icon
计算机断层扫描(CT)矢状面图像显示,在远端干骺端存在一个骨质溶解性病变,其中心有钙化的病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