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房性骨囊肿

临床病例 09.10.2003
Scan Image
部位: 肌肉骨骼系统
类型: 临床病例
病人: 22岁,男性
作者: Lattin GE, Ly JQ
icon
详情
icon
AI报告

临床病史

患者因左髋部区域的非特异性不适到诊所就诊。该患者除左髋部疼痛外,无其他健康问题,并否认患处曾有外伤史。体格检查未见阳性发现。随后对左髋部进行了常规放射检查(图1),并进一步行MRI检查(图2)。

影像学表现

患者因左髋部区域的非特异性不适来到诊所。他整体状况良好,否认该疼痛区域曾有任何外伤。体格检查未发现异常。对左髋部进行了常规放射检查(图1),随后又进行了核磁共振成像检查(图2)。 右股骨近端的放射学检查显示一个透亮性病灶,边缘清晰且无硬化,累及转子间区域的髓腔,并延伸至近端干骺部。可见髓腔内缘出现凹陷,外侧和内侧的骨皮质明显变薄。未见骨皮质破坏或邻近软组织肿块,也没有明显的基质信号。冠状位T1加权MRI显示病灶呈均匀的低信号;轴位脂肪抑制T2加权像中可见液液平面,水平线以下部分为中等信号的液体,上方为范围更大的弥漫性高信号,提示密度较小的液体。冠状位脂肪抑制对比增强T1加权像显示该均匀低信号病灶具有薄层边缘强化。

病情讨论

单腔骨囊肿或单纯性骨囊肿通常出现在儿科患者的长骨中。最常见于股骨近端或肱骨近端,这些良性肿瘤的病因仍具争议,包括发育、肿瘤性和血管性因素 [1]。通常,这些位于长骨近端干骺端的肿瘤是在无意间或病理性骨折后被发现的 [2]。具体而言,有研究显示,单腔骨囊肿在儿科病理性股骨颈骨折中可高达40%为其潜在病变 [3]。 当出现症状时,患者的病史通常包括先前未报告的在使用肢体时出现的疼痛或不适。临床观察可能发现跛行、无法负重或无法正常使用肢体等表现 [1].
放射学检查显示为溶骨性病变,边界清晰,无反应性硬化证据。还可观察到囊肿的膨胀特征 [1,2]。放射检查通常具有诊断意义,尤其在出现“坠落碎片征”时,该征象来自皮质骨碎片在充满液体的囊肿内被移位。CT可能显示液-液平面,但这被视为无特异性表现,提示了与病理性骨折相关的出血 [4]。MR成像通常显示具有均匀液体信号的膨胀性病变。当存在液-液平面时,可在MR检查中清晰可见,表现为一条水平线将沉积的血性物质与密度较低的液体分开。信号不均以及周围增厚和结节状强化区域通常与病理性骨折及早期愈合相关 [2].
单腔骨囊肿的治疗选择随着时间而改变。曾有建议同时通过外科和药物方式纠正溶酶体性骨破坏 [5]。虽然对于其他良性病变仍然有效,但开放手术方式已被激素注射所取代 [1]。通常会进行两次甚至三次甲泼尼龙注射 [1]。然而,近期有报道指出,经皮注射去矿化骨基质可使80%到90%的患者在一次注射后囊肿消退 [1]。需要注意的是,即使接受治疗,单腔骨囊肿仍可能复发、再次骨折,且在少数情况下会导致生长停滞。此外,对于风险高、易发生骨折的顽固性病变,还可通过内固定进行固定 [1]。

鉴别诊断列表

单房性骨囊肿

最终诊断

单腔性骨囊肿

证书

没有检测到需要翻译的英文内容。

图像分析

右侧股骨近端的放射检查

icon
近端右股骨的X线摄影

髋关节磁共振成像

icon
髋关节核磁共振
icon
髋关节磁共振成像
icon
髋关节磁共振成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