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患者出现右髋部疼痛迅速加重,疼痛已持续6个月。
患者出现右髋关节的疼痛在过去6个月内迅速恶化。10年前,他接受了左侧的混合式全髋关节置换术。在手术时发现软骨呈异常的蓝色色调,这引起对其患有代谢性骨病的怀疑。患者有一个哥哥已确诊患有尿黑酸症,且影像学显示典型的脊柱和其他大关节表现。患者在婴儿时期就被注意到尿布有异常颜色,但当时并未确诊尿黑酸症。除此之外,没有其他相关的病史。后来通过对尿液中黑尿酸的分析证实了这一诊断。分别间隔6个月拍摄的髋关节平片显示右髋关节的髋臼和股骨组件均有快速进展的破坏性关节病。MRI检查显示右侧股骨头大面积破坏,滑膜增厚。右髋关节内存在异质性区域,与软骨碎裂和破坏,以及大量关节内碎屑相一致。
褐质酸尿症(Alkaptonuria)是一种罕见的、由高胭基酸氧化酶缺乏所致的遗传性疾病。当酪氨酸和苯丙氨酸进行代谢时,会导致高胭基酸积累。该物质被排泄到尿中,放置后被氧化形成黑色色素。高胭基酸对结缔组织和软骨具有亲和性。巩膜、耳朵和皮肤的异常色素沉着通常在20多岁时就能显现。由于体内排出的色素过多,汗液也会带有色素,从而导致衣物被染色。 褐质酸尿症是一种影响多系统的疾病,可累及心血管系统,导致主动脉瓣疾病(平均发病年龄:54岁)、冠状动脉钙化(平均发病年龄:59岁)、肾结石(平均发病年龄:64岁)以及关节病变,最终需进行关节置换(平均发病年龄:55岁)。首发的肌肉骨骼症状多出现在30多岁,表现为背部疼痛和僵硬。随后若干年后,髋关节、膝关节及肩关节也常被波及。影像学表现与早发性骨关节炎(OA)相似,突出表现为关节软骨丧失和骨硬化。与骨关节炎相比,褐质酸尿症更常见的小或缺失的骨赘,以及关节塌陷和碎裂,并伴有关节内游离体以及肌腱钙化和骨化的特点。
右侧髋关节的黑尿酸病
根据所提供的X线和MRI图像,可见右侧髋关节已行人工关节置换术。周围骨质显示明显硬化,部分软骨面及骨质结构存在塌陷和碎裂迹象,关节间隙严重变窄。与常规退行性骨关节炎相比,可见骨赘(骨刺)相对少或较小,骨小梁硬化较为显著,部分区域可见局灶性或片状样密度异常。MRI图像提示髋关节周围软组织内的信号较为复杂,部分软组织或肌腱周围可见钙化或小片状低信号影,关节周围亦有小片状影似游离体存在。整体表现与严重关节退变以及周围软组织异常钙化/骨化相吻合。
考虑到患者长期(6个月以上)髋关节疼痛加重、临床提示遗传代谢异常(黑尿症)以及影像学上明显的关节软骨破坏、塌陷与较少骨赘形成,同时伴随软组织钙化等特点,最可能的诊断为:
黑尿症(Alkaptonuria)引起的髋关节重度关节病变。
该患者已实施髋关节置换术,这也符合黑尿症相关关节退变往往需要较早进行人工关节置换的临床特征。
鉴于患者行了髋关节置换术并且存在黑尿症所致的软骨和结缔组织损伤,需要循序渐进、个体化的康复计划,遵循FITT-VP(频率Frequency、强度Intensity、时间Time、类型Type、进度Progression和体能Volume)原则。
如有骨质脆弱或心肺功能问题,需在医生或治疗师的严密监测下,适度调低训练强度与频率,避免跌倒或心肺意外。
本报告为基于现有影像及病史资料的参考性分析,不能替代线下面诊或专业医师的诊断与治疗意见。若有进一步需求,请及时咨询专科医生并进行必要的检查和随访。
右侧髋关节的黑尿酸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