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 McCune-Albright 综合征相关的多骨性纤维性骨病

临床病例 02.01.2007
Scan Image
部位: 肌肉骨骼系统
类型: 临床病例
病人: 36 岁,女性
作者: Geranou Chr., Mavromati A., Stavrogianni Th., Sigounas V., Boskos D., Karoglou E. Dept of Radiology, Theagenion Anticancer Research Hospital
icon
详情
icon
AI报告

临床病史

一名36岁的女性,既往诊断为Mc Cune-Albright综合征,因步行时出现右下肢疼痛来我院就诊。

影像学表现

一名36岁的女性因步行时右下肢疼痛来到我院就诊。她在8岁时被诊断患有McCune-Albright综合征。该病过程的特点是5岁时出现早熟乳房发育以及8岁时初潮。她外形畸形明显,头部非常大,并伴有枕外隆突。自14岁起,她便出现腿长不等的情况,右腿较左腿短,但这是她首次因行走疼痛就诊。 她在行X线骨骼普查之前先进行了骨扫描。骨扫描显示放射性同位素示踪剂锝-99m亚甲基二膦酸盐(99mTc MDP)的摄取增高,主要集中在颅骨和面骨以及右侧骨盆、股骨和胫骨。普通X线片再次明确了多发性纤维结构不良的表现。已有病灶范围扩大,受累骨骼畸形加重,此前正常的区域也出现新的病灶。为评估局部纤维结构不良的程度,她还进行了颅骨CT扫描。

病情讨论

McCune-Albright综合征在其典型形式中,包含多骨性骨纤维结构不良(PFD)、咖啡牛奶斑样皮肤色素沉着以及自主内分泌功能亢进(导致性早熟及其他异常)三联征中的至少两个特征。该疾病与Jaffe-Lichtenstein综合征相似,但因其具有斑片状的皮肤色素沉着及性早熟而有所区别。多骨性骨纤维结构不良的严重程度范围很广,常累及颅骨和面部骨骼、骨盆、脊柱以及肩胛带。受累部位按发生频率依次为股骨(91%)、胫骨(81%)、骨盆(78%)、肋骨、颅骨和面骨(50%)、上肢、腰椎、锁骨及颈椎。骨纤维结构不良可为单侧或双侧,可能累及单一肢体的多个骨骼,也可同时累及双侧肢体,可伴或不伴中轴骨骼受累。 三分之二的患者在10岁之前出现症状。通常,最初症状是患肢疼痛并伴随跛行、自发性骨折或两者兼有。约70%的肢体受累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腿长差异。骨骼的结构完整性受到削弱,负重骨骼会弯曲变形。由于股骨病灶常导致严重的髋内翻畸形(即牧羊人拐杖畸形),使股骨颈和股骨近端干骺部的弯曲度显著增加,这是该疾病的一个典型特征。 纤维结构不良的常见表现通常是在骨干或干骺端出现透亮性病灶,并可见骨内缘的凹陷,可伴或不伴骨质膨胀,且无骨膜反应。通常病灶的基质平滑且相对均匀,经典描述为“毛玻璃样”外观。 在多骨性纤维结构不良中,有50%的患者会出现颅面部受累。最常见的受累部位包括额骨、蝶骨、上颌骨及筛骨,枕骨和颞骨受累较少。额骨受累多于蝶骨,并可导致蝶窦和额窦闭塞。颅底可能呈硬化性改变。颅骨或面骨可出现单发或多发、对称或不对称、透亮或硬化的病灶,并可能导致鼻腔畸形。若病灶特征明显,普通X线片的特异性很高。CT扫描对于评估面骨、骨盆、胸壁及脊柱等复杂部位病变的范围非常有用。MRI通常并非必需。 多骨性病灶偶尔会发生恶性转化,形成骨肉瘤、纤维肉瘤或软骨肉瘤。恶性转化的发生率约为4%。在罕见情况下,多骨性骨纤维结构不良会与肌内黏液瘤同时存在,即所谓Mazabraud综合征。目前尚不清楚纤维结构不良与黏液瘤之间的关系,但有人提出可能存在局部组织代谢方面的错误。纤维结构不良的有效治疗比较困难,目前的治疗主要集中在并发症的处理,而非预防。使用双膦酸盐的研究结果虽令人鼓舞,但尚不明确其是否能显著降低这些病变所致的发病率。

鉴别诊断列表

麦库恩-奥尔布赖特综合征中的多骨性纤维性骨发育不良

最终诊断

McCune-Albright综合征中的多骨性纤维性骨发育不良

证书

(无可翻译的英文内容)

图像分析

骨扫描

icon
骨扫描

骨盆普通X线片

icon
骨盆平片

头颅X线片

icon
头颅X线片

腕关节和手部的X线片

icon
手腕和手的X线片

头颅轴向CT扫描

icon
颅骨轴位CT扫描

股骨的普通X线片

icon
股骨平片

腰椎X线片

icon
腰椎X线片